|
三千多年前,釋迦如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廓然澄清,契悟實相,「奇哉!奇哉!一切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判然揭櫫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終將成佛的實例。 靈山會上,釋迦拈花,迦葉微笑,頓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如來以拈花來揭示佛法第一義諦,直指吾人當前這一念心。迦葉以微笑的心妙契佛心,微笑的心與拈花的心,彼此平等無二無別,都是心的作用。 西天二十八祖,燈燈相傳,續佛慧命。達磨祖師東來,傳佛心印,直指人心;六祖惠能大師坦言:「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欲了生死大事,莫若直下承擔,點亮心燈,廣濟有情,方成菩提種智。 像季末法,邪說蜂起,濁濁人心,遺失自珍,何處可依?唯有以知見為燈,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智光乍現,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寶珠自現。 從上以來,祖師大德修行證道、釋經造論,皆不離此心,禪宗心地法門,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歸路,故有「向上一路」之謂。隨著時代因緣的嬗變,傳法的對象及方式不同,可分為三期:
靈山單傳期 一枝獨秀 當世尊在菩提樹下,夜睹長風萬里的星空,星星點燈劃破常寂的闇夜,千年長冥的心燈,頓時燃起,剎那啟發自心、徹悟本性,禪宗頓悟法門,由此開始。 靈山會上,釋尊輕拈一枝金色優波羅華,百萬人天及諸比丘大眾,寂然無聲,唯有尊者摩訶迦葉破顏微笑,拈花的心與微笑的心,正在無言無說中,密密的相契著。 迦葉、阿難以降,單傳心法,二十八傳至菩提達磨,法水東流,中土禪門始興。洎至達磨祖師傳法於二祖慧可、三祖、四祖、五祖,直至六祖惠能大師,這個時期以心印心,以衣缽為徵信,法脈的傳承,僅以出家僧眾為對象,從西天到東土,三十三代,代代單傳,一枝獨秀。靈山單傳期,僧眾傳僧眾,具足戒定慧,契悟本心,佛法因而得以傳承,是為燈燈相傳、光光相照。這一代照亮下一代,下一代再照亮下一代;從過去照到現在,現在照到未來,普遍十方,縱橫三際,皆是傳佛這一念心,這念心時時刻刻都清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人在那裡,心在那裡,處處作主,始終安住。契悟了這念心,就是悟道,就是真佛住世。這是第一個時期,稱為靈山單傳期。 曹溪普傳期 蘭桂騰芳 第二個時期是從六祖大師到虛雲老和尚,這段期間「一花開五葉」,稱為祖庭法門。 一僧問六祖:黃梅意旨,什麼人得?六祖云:會佛法人得! 會佛法人得。樵夫會,樵夫得;獦獠會,獦獠得。六祖惠能大師目不識丁,卻一躍成為中國禪宗史上最著名的祖師,正是人皆可頓,佛性平等的明證。 六祖惠能大師縱觀頓悟法門,普傳因緣成熟,於是大演宗門正法眼藏,突破單傳只傳僧眾,使成佛之路,直接落實在實踐的功夫上。無論在家、出家,舉凡了悟自心者,皆能受法,同霑法益。 六祖於曹溪弘傳三十餘年,使單傳的法脈,一花開五葉,發展成臨濟、曹洞、法眼、溈仰、雲門五個宗派。自是獨秀的心華,繁開五葉,禪風大盛,蘭桂騰芳,弘興祖庭法門。這一期法脈的傳承,普遍十方,傳法不傳衣,以出家僧眾為主,在家居士為輔,不論男女、老少、尊卑,曹溪甘露,會佛法人得!
|
中台廣傳期 落地生根
曹溪普傳,大事推演,祖師輩出。但自宋朝以後,宗門式微。民國初年,一代高僧 上虛下雲老和尚,身繫五家法脈,弘揚心法,不遺餘力。 上靈下源長老承法於 上虛下雲老和尚, 上惟下覺老和尚三十歲時,於基隆十方大覺禪寺從 上靈下源長老剃披出家、受戒,為虛雲老和尚之再傳弟子。 大和尚有鑒於近世科技昌明,物慾充斥,人心不安,邪說紛起,於是重開祖庭法門,廣傳心法,創建萬里靈泉寺,舉辦精進禪七,以數息、參話頭及中道實相觀接引大眾,識自本心。走進禪堂,不論男女老幼、不論富貴平民,「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大和尚有感於人心的安定才是社會穩定的基石,為了讓更多的人明心見性,以出世的悲心積極淑世,在各地廣設精舍,遍樹法幢,使繁忙的都會大眾,在日常生活中不用長途跋涉,就能接觸正法,淨心禪修。 這種積極弘化,只傳法不傳衣的傳承方式,無疑地使更廣大的群眾都能遍植佛種,所謂一入耳根,永為道種,就像落地生根這種生命力很強的植物,只要一片或是半片,乃至於三分之一片的葉子落在地上,經過幾天就會生根。我們的心地亦復如是,菩提種子發芽了,很快就能成長。不論出家眾或在家居士,都能夠普遍得到佛法的利益,這是中台廣傳,積極弘化的目的。 由於各界人士聞風向道人數疾增,原有的場地設備早已不敷使用, 大和尚為因應現代十方緇素禪修的需求,於是在埔里開山,籌建中台禪寺,揉和佛法頓漸、大小乘的精神,再加上東西文化的精粹,建立全新的寺宇氣象,這是佛法世界化的新紀元,更是禪宗傳法的新時代。 靈山法會,儼然未散。公元二○○一年中台禪寺落成啟用,正是靈山會上殊勝法筵的重現,這不僅是禪宗法脈的正續,更是世界佛法的重鎮。「古佛靈知見,星燈總一同」,靈山、曹溪到中台,三期傳續的是佛佛道同的知見,知見為燈,照破沈封亙古的塵勞無明,使人人皆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即使在草創時期,但始終不忘力行菩薩道的志願。建設道場、傳戒、舉辦禪七及種種法會,都是成就大眾修行的方便。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只有直指人心的大法,才是續佛慧命的正要。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