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憂苦與病痛,全由習氣所造致!
染著的習氣,唯有藉真誠的懺悔才能如實的化解;若不深究自己本身的見惑及思惑,心靈無法得到清淨,身體亦無法得到健康。
文/高秀惠

 

  此次常住法師僧眾七中,師父提到如何修持白骨觀的問題,不禁讓我省思到自己當時的一念情執,導致這幾年來落入貪、瞋、痴、慢、疑、邪見的輪迴之苦。

貪之苦

  未學佛之前,男女間常貪戀自己的色身和對方的色身,以至於落入另一個妄想空間,將四大視為是實有之體,進而又產生種種煩惱之苦。

瞋之苦   

  夫妻之間經常為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而起爭執,歸究其因,不外乎是由我見、我執而導致面紅耳赤的爭論,終究造成瞋之苦。

痴之苦   

  生活中常追尋著時節的流行而產生顛倒夢想之苦。

慢之苦   

  由於丈夫在社會上有一點小小的成就,自己因而產生驕慢心;又因為個人的好高騖遠而產生失落感,此皆為慢之苦。

疑之苦   

  其於夫妻間的長期共處,使得自己誤認對方為自己所擁有,甚至丈夫多看別的女性一眼,內心就會質疑他是否對自己不忠,每天、每夜念念遷流的妄想,以至於落入無法自拔之苦。

邪見之苦   

  和先生相處的過程之中,常常因為彼此知見的偏差而導致情緒不穩之苦。

  原來在生活行事間,人的習氣便因為這點點滴滴的聚集、累積而產生貪、瞋、痴、慢、疑、邪見,進而匯聚成一股氣流鬱結而產生病痛。這一次的禪七讓我深深的體悟到人生的憂苦與病痛,全由習氣所造就而成,而這些染著的習氣,唯有藉真誠的懺悔才能如實的化解。換句話說,如果不潛心深究自己本身的見惑及思惑,心靈無法得到清淨,身體自然也無法保有健康。

  六次的禪七、一次的菩薩戒, 老和尚在開示中所提到最高的智慧,便是如何在煩惱、痛苦中轉識成智。師父此番話開啟了我的智慧,將我的習氣一根根拔除,讓我深刻體悟到唯有觀照和懺悔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得到平等的對待,進而更能體悟心中清淨的那一念心。

  其次,第三法門「中道實相觀」讓我更了解「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的快樂,它將是我在修行路上的一條康莊大道。

  打禪七的前一天,我去探望父母親,母親洗腎多年,飽受病魔纏身之苦,為人子女的我總是想盡辦法分擔她的病痛之苦,然而,孝順除了養孝還有心孝,養孝是物質方面的供養,心孝則讓長輩的心靈有所依歸。以前,由於我經常為父母做消災和水懺,以至於能使她的病情穩定,但是要真正放下內心的執著,唯有靠她自己的全然放下,如此才能究竟地擺脫病痛之苦。

  這一次的禪七,我夢到爸爸不知何故嘔吐,還不時吐出許多不淨之物,把他自己的衣服和我的衣服都弄髒了,我一陣手忙腳亂地為他處理穢物和清理衣裳,同時,一面喊著弟弟前來幫忙,然而,卻聽到弟弟在遙遠的一方喊著:「妳不是學佛的嗎?學佛的人就要自己做,這才慈悲啊!」當下,我猛然驚醒,覺察到慈悲的確是要如實地去執行,這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這一次的禪七,更讓我體悟到老和尚的慈悲實在能讓眾生解脫煩惱、了脫生死。 (本文節錄三十七期靈泉月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