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丛林梵刹的钟鼓之声沉稳而悠远,朝暮回荡,敲醒喧嚣尘世中的迷梦与烦忧,带来心灵的定静与祥和,更警策世人觉悟自心。
鼓的历史意义
中华文化自古重视礼乐,《乐经》被奉为“六经”之一。寺院僧人在上殿、用斋和举行各种佛事时,须遵循礼仪,奏乐唱赞。宋代程颢曾说:“观于寺僧之斋供,而叹三代礼乐,犹独存于释氏。”佛门中的音乐称为梵呗──赞咏歌颂佛德的音声,从一心至诚的唱颂到欢喜虔敬的伎乐供养,皆属梵呗的范畴。鼓,则为伎乐供养中的敲打乐器之一。《妙法莲华经》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故知梵呗利人天,功德不思议。
印度时期,鼓多作为报时、警报之用。中国自古即有种种不同之鼓,有起源于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也有传自西域者,多用于仪式、舞乐、军阵中。唐代一行禅师,则将钟鼓应用到其所创造的天文仪器上,用以报时。《旧唐书.天文志》记载一行禅师造水运浑天仪:“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前置钟鼓以候辰刻,每一刻自然击鼓,每辰则自然撞钟。”堪称世界上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座自动计时器。唐代以降,禅林普遍使用大鼓,用于僧堂规律、行事报时。传至日本后,多为诵经唱题之用。
佛寺中鼓的用途
佛陀在世时,“鼓”本为诵戒、用斋、听法三时,用以敲打集众的犍椎法器。《五分律》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打犍稚,若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楞严经》中说:“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僧祇律》中说:“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
尔后,丛林之中更渐渐以击鼓鸣钟,号令早起夜寝之时,作为僧堂规律、行事报时的用途,更进而把“鼓”加入了赞诵的行列,以音声作佛事,作为伎乐供养。由于钟与鼓分别置于大殿前方左右两侧,于是自古以来便有“左钟右鼓”之称。
《敕修百丈清规.卷八》中,依用途而有“法鼓”、“茶鼓”、“斋鼓”、“更鼓”等区分。古代丛林的法堂东北角设“法鼓”,为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击之。上堂时击三下,小参时击一下,普说时击五下,入室时击三下,皆当缓击。法堂西北角设“茶鼓”,在请茶、进斋、普请、放参、沐浴、更点时击之,堂内用茶汤、普请时长击一下。“斋鼓”(又名云鼓、问讯鼓、下钵鼓)悬于库司之前,于用斋时击三下。“更鼓”由库司主之,早晚平击三下,其余随更次击之。
关于“法鼓”,诸多经文皆有记载,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叩鼓可诫兵前进。如《妙法莲华经.卷三》:“唯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我等咸归请,当演深远音。”
近世佛寺所用的鼓,其状多为矮桶式,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置于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作为集众或警示之用。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有钟有鼓者称为“宝钟鼓”,于早晚课诵及法会赞诵之用。此外,有柄,仅有鼓面无鼓桶,以手执持的“手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
|
|
宝钟鼓 |
天鼓警策勤修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五》记载:“忉利天中有天鼓,从天业报而生得,知诸天众放逸时,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无常,如水聚沫性虚伪,诸有如梦如阳焰,亦如浮云水中月。……三十三天闻此音,悉共来升善法堂,帝释为说微妙法,咸令顺寂除贪爱。”故知“天鼓”是指置于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由天之业报生得,不击自鸣,闻其声者皆起惧恶生善之心,故称天鼓。
此外,因天鼓音声能利益无量众生,故用此比喻佛之说法。据《法华义疏.卷一》记载,贼来贼去之际,天鼓皆鸣,而诸天心勇,修罗惧怖;众生烦恼之应来应去,佛皆说法,而弟子心勇,诸魔惧怖。天鼓无心能为四事,如来虽说,亦复无心。
晨钟暮鼓摄人心
禅林中所谓的“晨钟暮鼓”,是指早晨先鸣钟,次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鸣钟。早晚二时所击的鼓,称作“晓鼓”与“昏鼓”,作为报时之用。晓鼓,提醒大众一天的开始,准备上早殿,精进用功;昏鼓,以告大众准备养息,各自用功。
关于击鼓的方法,在《敕修百丈清规》中有记载:“上堂时,三通。先轻敲鼓磉三下,然后重手徐徐击之,使其紧慢相参,轻重相应,音声和畅,起复连环,隐隐轰轰,若春雷之震螫。”凡击鼓皆有定数,唱念时,击则随其音调而有明确的规定。
晨昏时分,鼓楼间传出阵阵的厚实鼓声,由缓至急,复收于初响;于缓,有如车、马、兵出;于急,有如风、雨、雷下。阵阵鼓点,就如此点在听闻者的耳中,点在心上,也点出了佛法千年传世的个中大意──无常迅猛,当勤精进,摧破烦恼,归于本心。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诗云:“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深沉的鼓音,声震梵宇,上供十方诸佛,庄严丛林道场。鼓声奋出,风雨雷电,警醒无常,策励修行。透过浑厚稳健的鼓声,表达“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的愿心,为弘扬佛法,广行菩萨道,度化众生无有疲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