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手勢、手印
當看到佛像或菩薩像有不同的手勢,您是不是想要問,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日常生活中,有時不用太多言語,藉由一些手勢,也能傳達訊息。佛像的手勢也有特定意涵,了解之後再看佛像,就更能了解佛像所表達的意涵。 佛像的手勢,稱為「手印」。常見的有「無畏印」、「與願印」、「觸地印」、「禪定印」、「說法印」。
|
無畏印
手屈臂上舉,手指向上,掌心朝外。象徵佛的大慈心,能讓眾生心安,無所恐懼。此手印有無畏和撫慰之意,通常和「與願印」搭配出現。
|
|
與願印 手自然下伸, 指端朝下,掌心向外。為佛應眾生祈求, 令所求皆能圓滿的慈悲象徵。 |
|
觸地印 右手下垂,掌心朝內,以指觸地。為佛修行成道,斥退群魔時所作的手印, 又稱「降魔印」。 |
|
禪定印 雙手上下交疊,拇指指端相接,掌心朝上,置於小腹前。為佛禪思入定時所結的手印。 |
|
說法印
雙手在胸前屈指作環形,其他手指自然舒張。象徵佛說法之意,又稱「轉法輪印」。 |
佛像的袈裟
|
通肩式
著袈裟時展開遮蓋住兩邊肩臂,稱為「通肩式」。用裁切過的布拼綴而成的袈裟,一格一格形似田地,因此穿上袈裟寓意「作人天福田」。而通肩式能展露出田相,所以古印度出家人乞食、坐禪、誦經時會這樣著袈裟。 |
走在博物館看著莊嚴的佛像,您是不是有發現佛像的袈裟有許多種樣式呢?這其實跟印度和中國的衣著傳統有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佛像的袈裟吧! 古印度的袈裟將整塊布料披在身上,不同場合有不同披著方式,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出家人的衣著與袈裟披著方式逐漸漢化,外觀更接近漢式服裝。
|
袒右肩式
袈裟斜披包覆左肩、露出右肩,較通肩披著方便工作。而佛弟子應視狀況整理床座、打掃環境來表示對師長的恭敬,所以拜見佛陀、師僧時要袒右肩著袈裟,象徵遵從師長教誨,引申有禮敬的意義。 |
|
褒衣博帶式
這種樣式因為外觀與中國魏晉時期盛行的「褒衣博帶」服飾近似而得名,特徵是袈裟寬大厚重如袍服,胸前露出內層法衣及打結的衣帶。在北魏孝文帝(467-499)漢化改革後,成為中國佛像袈裟的主要形式。 |
|
雙領下垂式
佛教傳入中國後,受漢人衣著影響,佛像的袈裟開始看起來像袍服的樣子。佛像身前的袈裟寬鬆垂落至腹部,胸前露出內層法衣,看起來就像兩襟對開的漢式服裝。這種樣式早在北魏時期已經出現,到唐代時大為盛行。 |
佛菩薩的坐姿 在中台世界博物館中展示著許多佛像、菩薩像,您是不是也觀察到這些造像的坐姿有很多變化呢?在欣賞佛教藝術的過程中,這些坐姿除了讓我們能看見多元化的造像形式外,甚至可以分辨出佛菩薩的身分。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佛教藝術中不同的坐姿吧!
▼雙跏趺坐 雙腳踝盤於大腿之上,重心不偏移,是坐姿中最穩定持久的,所以又稱為「金剛坐」。雙腳的擺放順序也有所差異,若是右腳在下,稱為「降魔坐」;若是左腳在下,稱為「吉祥坐」。
|
|
|
|
|
|
▲半跏趺坐 此坐姿與雙跏趺坐極為相似,但只將一隻腳踝盤於大腿上,左右腳均可,另一隻腳則有時自然垂放於地面上。半跏趺坐常見於菩薩造像中。在南北朝時期(420-589)半跏思惟坐也常與思惟相結合,解釋為釋迦太子思考人生哲理,以手指點在臉頰上作思索的樣貌,也常見於彌勒菩薩的造型。 |
善跏趺坐▶
此坐姿雙腳未盤起,自然平放於地,也稱為「倚坐像」。在古印度犍陀羅時期已經出現,在唐朝(618-907)更是廣泛運用於彌勒佛像上。著名的例子為位於四川樂山的彌勒大佛。 |
|
|
|
▲自在坐
此坐姿右腳曲膝,左腳盤起或垂放於地,右手置於右膝上方,左手自然垂放於左膝後方。在印度除了佛教藝術外,也經常在其他當地宗教藝術中見到自在坐的表現。到了中國唐末五代(907-960)之後,自在坐開始頻繁被應用於水月觀音像中,成為水月觀音像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
|
▲交腳坐
此坐姿雙腳踝交叉呈現「X」型。據研究,此種坐姿可能源自於中亞草原民族的日常坐姿。常被運用於中國北朝時期的彌勒菩薩像,雙腳下常刻劃托腳蓮花及地神形像。著名的例子為敦煌及龍門石窟中的交腳彌勒造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