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文物保存的日常著眼──空氣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木雕分館館長 見排法師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展廳

  佛教造像是藝術,也是文物。它們是佛法流布與檀越護持的見證,
  也是由不同材料構成的有形之物。既是有形之物,
  就會經由不同的材料劣化歷程,走向「壞」與「空」。

  當人們在認識文物保存的風險時,除了知道「光」對於不同物質存在裂解影響之外,還有一個人們十分容易忽視或妥協的要素:「空氣」。雖然我們都知道空氣中的氧氣,會導致部分材料的老化,但在空氣當中,還有某些藉由空氣傳播的物質,會讓博物館中的文物、佛菩薩像,或者存放在您家中的祖輩遺物加速劣化。

  空氣是生物延續生機與生命的重要元素,然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們身邊的空氣,開始逐漸地出現了燃燒物落塵、氮或硫的氧化物、硫化氫、過氧化物、臭氧、工業或燃油廢氣,甚至是油煙等物質。歐美文物保護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著眼文物劣化機制,一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這些隨著空氣轉移的劣化因子,在各專項論文中逐漸地清晰。一般而言,空氣中的劣化因子大致可以分為「有害氣體」、「懸浮微粒」兩大類,它們都是文物保存工作中,容易被忽視卻需要被留意的無形風險;而它們與氧氣不同,實則是人們能透過測量、監視而予以管理、減緩文物老化的因子。

風險的來源與樣態

  在討論空氣相關的風險因素時,「灰塵」是大家最容易感受到的。在我們平日生活的環境中,常常就會有因為日久未整理而出現的蒙塵現象。這些灰塵可能來自於環境中的工作行為(如探鑽、研磨、噴砂、建築),它們在人們的肉眼看來,可能只是細小的、呈現不同形體與顏色的東西,但是細細看來,裡面其實存在一些礦物性小微粒(如含矽粉塵)(圖一),而人們如果以普通的擦拭方式,用力地清潔這些在文物身上的小微粒,就可能造成文物表面的細微刮傷。這些微刮痕就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文物表面裝飾層的損害、表面光澤的改變,或者因為在刮痕中累積了更多微細物質或油垢,而加速文物氧化的速度等後續的老化現象。

空氣中的落塵
圖一:空氣中的落塵,其實包含了許多肉眼所難以分辨的物質。(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此外,隨著戰後復甦大潮,各種輕重工業蓬勃發展。人們在生活中獲取便利的同時,也衍生出如同兩面刃的生存危害。例如:石化燃料的燃燒、煤粒落塵、車輛排氣等環境現象,為人們帶來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類型的有害物質,而這些物質在經過空氣的氧化後產生酸性物質,會讓許多不同材質的文物加速劣化的進程。再者,這些化合物在經過光化學反應之後,還會產生出污染性臭氧或過氧乙醯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不僅造成在現代城市中常見的污染性煙霧,還會直接引發文物的老化。

  在現實生活中, 文物如果遭遇酸化物質, 常見的老化問題會有: 金屬氧化(生鏽)程度與速度的加劇、有機物質的黃化與脆化、生物性物質的分解、石材的溶解效應、玻璃與瓷器釉面的霧化或毛化⋯⋯。在近現代常見的塑膠品身上,空氣物質所導致的酸化,也容易促使物件的硬化、脆化與褪色。在近年博物館文物保存的研究中,就有機構整理了一份相對易於檢閱的對照表,方便大家檢視各種空氣物質所引起的文物劣化現象(表一)。

物質種類 劣化表現 主要相關空氣污染物 環境加速因子
陶瓷 表面損害 酸化物質 潮濕
金屬 生鏽、色澤改變 酸化物質、硫氧化物 水分、氧氣、鹽類物質
彩繪 表面蝕損、顏色變化 硫氧化物、硫化氫、臭氧、懸浮
微粒
水分、光、微生物
紙質 脆化 硫氧化物 潮濕、物理性磨損
石質 表面蝕損、顏色變化 硫氧化物、酸化物質、懸浮微粒 水分、溫度驟變、鹽類物質
震動、微生物、二氧化碳
織品 纖維弱化、脆化、漬染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懸浮微粒 水分、光、物理性磨損
染料/顏料 褪色、色澤改變 氮氧化物、臭氧
貝/蛋殼 吐露、風化、析鹽 醋酸、蟻酸 潮濕
皮質 結構弱化、表面粉化 硫氧化物 物理性磨損

表一:根據美國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研究,人們可以大致了解不同物質在受到空氣污染物質影響後,會產生的不同劣化表現。(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6. Fig. 4. 10.)

  這些看似外來的老化因子,雖然在文物保存管理上屬於氣體風險大宗,但在博物館內,甚或是文物本身,也有可能釋出微量上述物質。最常見的,就是經常用來作為書畫裱褙板的木製夾板,容易釋出甲醛與酸性物質;而木頭所散發出的微量硫化物,還會使銀質文物出現表面暗沉的現象。在許多建材、器物、畫作上所使用的商業或工業性膠材,容易從材料本身或添加物中釋放出酸性物質。早期書籍裝幀,用來浸漬布料用的硝基纖維素,以及在上個世紀所大量使用的賽璐璐塑膠,也都會對周邊敏感文物的老化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在影印機、空氣清淨機等光電產品的運作中所產生的微量臭氧,以及從塑膠用品釋放出的微量塑化劑,也都能引起文物劣化。(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6.)

風險的管理

  明白了空氣當中可能有的文物劣化因素,就能夠給與適當的監測與管理。但也正如同「因噎廢食」的道理,人們為了文物的保存,最終仍無法完全阻絕所有的空氣或氧氣來源,所以,在文物保護界所思考與探討的「風險管理」,其實需要在風險與正常運作之間,找到一個相對合理且可以被施作的平衡點。換句話說,學習在諸多相對性原則之間,不斷地找尋、調整適宜於眼前需求及目標的方案,或許才是文物保存風險管理的核心要領。

二氧化氮(左圖)或二氧化硫(右圖)的分布預測地圖

圖二:透過一些現下手機可下載的App,人們可以方便檢視居住環境中的二氧化氮(左圖)或二氧化硫(右圖)的分布預測地圖。

  在監控方面, 仰賴於現代科技的進步,現今有不少公有平台或app 可以提供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乃至PM2.5 的濃度分布預測地圖。透過平日的定期查看,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區域的環境中,有沒有需要留意的空氣污染源問題(圖二)。而在博物館的藏品管理方面,若能按照不同材質或風險敏感度做區分,則更能夠有針對性、目的性地,替每一件藏品就各自的材質特性,尋找或設置相對安全的收存環境;如此,也能間接地合理管控藏品保存與修護的衍生成本。進一步,當人們明白有些文物在老化過程中,自身就可能釋放出有害氣體後,在進行展覽規劃時,就可以避免將金屬文物(尤其銀製品)放置在缺乏隔離層的夾板櫃中,或者跟木質文物長時間、近距離地安排在一起展出。

  「文物保存」的日常著眼, 是需要結合理性科學實驗數據與日常應用邏輯論述,是一門需「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福祉性學科,也是一扇讓人們能夠更加細膩地觀察自身作為與文物老化關係的智慧般若門。其中所蘊涵的回顧、審視與修正等啟發意義,更要透過您我日常中的細心觀察、測試、結果回饋與比較、實作與訊息更新,來達到永續的正循環。



參考文獻:
N a t i o n a l Park Service, 2016. ‘Museum C o l l e c t i o n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 i n Museum Handbook, Part I, Chapter 4. 於2022 年6月19日摘自https://www.nps.gov/museum/publications/mhi/chap4.pdf

延伸閱讀:
1.Breitung, E. et al. 2020. Indoor Air Qualityin the Museum Environment.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於2022年6月19日摘自https://www.metmuseum.org/-/media/files/about-the-met/conservationand-scientific-research/department-ofscientific-research/2020_iaq_museum_workshop.pdf?sc_lang=en

2.Pretzel, B. 2003. ‘Materials and t h e i r i n t e r a c t i o n w i t h museum o b j e c t s ’ i n Conservation Journal, Issue 44. London: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於2022 年6月19日摘自http://www.vam.ac.uk/content/journal s /conservation-journal / issue-44/m a t e r i a l s - a n d - t h e i r- i n t e r a c t i o n - w i t h -museum-objects/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