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存的日常着眼──空气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木雕分馆馆长 见排法师 |
|||||||||||||||||||||||||||||||||||||||||||||||||||
佛教造像是艺术,也是文物。它们是佛法流布与檀越护持的见证, 当人们在认识文物保存的风险时,除了知道「光」对于不同物质存在裂解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人们十分容易忽视或妥协的要素:「空气」。虽然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氧气,会导致部分材料的老化,但在空气当中,还有某些藉由空气传播的物质,会让博物馆中的文物、佛菩萨像,或者存放在您家中的祖辈遗物加速劣化。 空气是生物延续生机与生命的重要元素,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身边的空气,开始逐渐地出现了燃烧物落尘、氮或硫的氧化物、硫化氢、过氧化物、臭氧、工业或燃油废气,甚至是油烟等物质。欧美文物保护界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着眼文物劣化机制,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 这些随着空气转移的劣化因子,在各专项论文中逐渐地清晰。一般而言,空气中的劣化因子大致可以分为「有害气体」、「悬浮微粒」两大类,它们都是文物保存工作中,容易被忽视却需要被留意的无形风险;而它们与氧气不同,实则是人们能透过测量、监视而予以管理、减缓文物老化的因子。 风险的来源与样态 在讨论空气相关的风险因素时,「灰尘」是大家最容易感受到的。在我们平日生活的环境中,常常就会有因为日久未整理而出现的蒙尘现象。这些灰尘可能来自于环境中的工作行为(如探钻、研磨、喷砂、建筑),它们在人们的肉眼看来,可能只是细小的、呈现不同形体与颜色的东西,但是细细看来,里面其实存在一些矿物性小微粒(如含硅粉尘)(图一),而人们如果以普通的擦拭方式,用力地清洁这些在文物身上的小微粒,就可能造成文物表面的细微刮伤。这些微刮痕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文物表面装饰层的损害、表面光泽的改变,或者因为在刮痕中累积了更多微细物质或油垢,而加速文物氧化的速度等后续的老化现象。
此外,随着战后复苏大潮,各种轻重工业蓬勃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如同两面刃的生存危害。例如:石化燃料的燃烧、煤粒落尘、车辆排气等环境现象,为人们带来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类型的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在经过空气的氧化后产生酸性物质,会让许多不同材质的文物加速劣化的进程。再者,这些化合物在经过光化学反应之后,还会产生出污染性臭氧或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不仅造成在现代城市中常见的污染性烟雾,还会直接引发文物的老化。 在现实生活中, 文物如果遭遇酸化物质, 常见的老化问题会有: 金属氧化(生锈)程度与速度的加剧、有机物质的黄化与脆化、生物性物质的分解、石材的溶解效应、玻璃与瓷器釉面的雾化或毛化⋯⋯。在近现代常见的塑料品身上,空气物质所导致的酸化,也容易促使对象的硬化、脆化与褪色。在近年博物馆文物保存的研究中,就有机构整理了一份相对易于检阅的对照表,方便大家检视各种空气物质所引起的文物劣化现象(表一)。
这些看似外来的老化因子,虽然在文物保存管理上属于气体风险大宗,但在博物馆内,甚或是文物本身,也有可能释出微量上述物质。最常见的,就是经常用来作为书画裱褙板的木制夹板,容易释出甲醛与酸性物质;而木头所散发出的微量硫化物,还会使银质文物出现表面暗沉的现象。在许多建材、器物、画作上所使用的商业或工业性胶材,容易从材料本身或添加物中释放出酸性物质。早期书籍装帧,用来浸渍布料用的硝基纤维素,以及在上个世纪所大量使用的赛璐璐塑料,也都会对周边敏感文物的老化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在复印机、空气清净机等光电产品的运作中所产生的微量臭氧,以及从塑料用品释放出的微量塑化剂,也都能引起文物劣化。(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6.) 风险的管理 明白了空气当中可能有的文物劣化因素,就能够给与适当的监测与管理。但也正如同「因噎废食」的道理,人们为了文物的保存,最终仍无法完全阻绝所有的空气或氧气来源,所以,在文物保护界所思考与探讨的「风险管理」,其实需要在风险与正常运作之间,找到一个相对合理且可以被施作的平衡点。换句话说,学习在诸多相对性原则之间,不断地找寻、调整适宜于眼前需求及目标的方案,或许才是文物保存风险管理的核心要领。
在监控方面, 仰赖于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今有不少公有平台或app 可以提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乃至PM2.5 的浓度分布预测地图。透过平日的定期查看,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环境中,有没有需要留意的空气污染源问题(图二)。而在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方面,若能按照不同材质或风险敏感度做区分,则更能够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替每一件藏品就各自的材质特性,寻找或设置相对安全的收存环境;如此,也能间接地合理管控藏品保存与修护的衍生成本。进一步,当人们明白有些文物在老化过程中,自身就可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后,在进行展览规划时,就可以避免将金属文物(尤其银制品)放置在缺乏隔离层的夹板柜中,或者跟木质文物长时间、近距离地安排在一起展出。 「文物保存」的日常着眼, 是需要结合理性科学实验数据与日常应用逻辑论述,是一门需「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福祉性学科,也是一扇让人们能够更加细腻地观察自身作为与文物老化关系的智慧般若门。其中所蕴涵的回顾、审视与修正等启发意义,更要透过您我日常中的细心观察、测试、结果回馈与比较、实作与讯息更新,来达到永续的正循环。 参考文献: |
|||||||||||||||||||||||||||||||||||||||||||||||||||
单元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