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存的日常着眼──光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木雕分馆馆长 见排法师 |
||||
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既然了解了文化遗产、佛教艺术文物等 文物,从被造立、装饰开始,便展开了自身关于「存在」的旅程。从有为法的角度来看,在我们生活中的某些因素,会让文物身上的不同材料加速劣化;如:水、火、虫、污染源、温湿度、事故⋯⋯,都是文物保存工作中,需要留意与控制的重要变项。这些看似复杂的因素,除却特殊事件或变故,大致可以先从「光」、「空气」、「水」这三个日常所及的面向来着眼。欢迎您跟我们来看看,「光」在文物保存工作中的角色与特性;也一起想想,「光」在展览与保存的工作中,需要考虑到怎么样的取舍课题。 光:演色与视觉的重要辅助 在日常生活中,您可能曾有这样的经验:走在日暮时分的人行道上,眼前的霞光、云影在天边铺开一方画布,抬头再一看,斜阳正穿过身旁垂下的树梢,摇曳而闪烁地洒落在砖道、碎石上。这样的影像,如水彩画般,偶尔会出现在人们不同的生活角落之间;但是,如果这当中没有了「光」,恐怕一切都不复存在。同样地,那些在博物馆的室内展览或者保存在户外的文物,也需要透过「光」的照射,才得以让人们看清、欣赏其中的历史、艺术、文化等形式与意涵。 就一般日常当中的认识,当人们提到「光」,大多都是指「可见光」;「可见光」所包含的范围,就是彩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色彩: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视线所及的人与对象,其实都是这些色彩元素透过不同亮度、强度的调和而演示出来的色相。换句话说,蓝天、白云、青草、黄土、红砖、灰石、白纸、黑字⋯⋯都是光线照射到物体时,因为不同材料、不同物质对光线做出不同的吸收与反射之后,再经过人脑理解出来的色彩样貌。 所以,人们之所以能够欣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材料的画作、造像等艺术作品或文物,「光」是非常重要的媒介之一。在许多展览中,不同的光线安排与运用,也可以给与观众不同的观展感受;在一些现代艺术展陈手法中,甚至会以「光」的表现作为展览主体,令观者从直观角度,领略策展方所欲传达的讯息或概念。 光:「拆解」小能手 然而,我们在生活环境中所接触到的「光」,其实比「可见光」还要多。正如《楞严经》所示,众生诸根有不同程度的障蔽性。我们双目所及的色相,仅是人脑所能判别的光照频率。在光学频谱中,「可见光」的范围,只有分布在中间段的一小部分;在红光之外,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有「紫外线」。这些分布在光谱中不同位置的「光」,各自都乘载着不同的能量或热量,而这些由光所乘载的东西,就是文物保存工作中,需要留意的部分(图一)。
想象一下,我们有一条麻绳,麻绳一端固定在物体上,一端则握在我们的手中。当我们以不同速度、力量来上下摆动这条绳子,麻绳就会呈现出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波浪,向另一端打去。如果我们摆动的频率高,另一端在同一段时间内被打到的次数就会变多;如果摆动的频率低,则另一端在同一段时间内被打到的次数就会相对较少。将这样的形象模拟到光线的传播上,我们就能理解,波长较短的蓝光甚至于紫外线,就像是摆动频率相对高的麻绳,会传播较大的能量给被照射的物体;反之,波长较长的红光或红外线,则是能够传送更多热量给被照射的对象。当这些能量或热量持续地被传送到文物身上,就会破坏材料中分子之间的串联,或者因为高温而加速材料老化等相关反应。简而言之,不良的光照能量或热量,会导致文物材料的老化、裂解,尤其对于彩绘层、接着剂或表面保护层、木竹纸、骨齿皮、棉绢织锦等「有机材料」,包括现代生活中十分普遍的塑料,更是如此。
具体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一翻就脆裂的纸张、褪色的衣物及菩萨画像(图二),或者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在墙上的油画因为表面凡尼斯的发黄而色调「暗沈」,以及莳绘漆器表面的微细开裂、金银粉的脱落等,都跟长时间的光照有关系。若想做好文物保存工作,就需认识「光」在每件文物身上的作用。然而,正如前段所说,人们无法在没有光源的状态下理解并欣赏文物,所以文物保存界与博物馆界所要面对的课题,便是如何在合理运用「光」的同时,懂得适切地取舍,行于「中道」。 利用与和解 自从人们清楚了「光」对文物的潜在影响,文物保护界便提出「总量控制」的办法。简而言之,就是对于那些特别怕光的文物(如前段所指的「有机材料」),以投射量与投射时间来交替调整文物自身于整年所受光线照射的总量:或许让照明暗一些,或许让照射的时间短一些(图三)。所以,许多博物馆开始在一些光敏感的文物展柜或展盒前方,加装遮光帘;稍后,也出现了一些运用感应组件的展览照明控制。而这些办法也因为会影响观展经验,所以只是「选项」,而非通用的硬着陆规定。对于展厅、展件的照明取舍,仍须回归到各家博物馆的立馆宗旨、展览方针,以及策展单位、教育单位、修护单位之间的持续沟通。
随着工业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懂得使用更加节约能源的光源;其中,LED灯正逐渐成为博物馆照明的新选择。然而,虽然近年LED市场得益于制造技术的深化,得以在后端演色效果与配光光谱表现得更近似于自然照射,但仍有不少研究指出,在部分LED照明设备所发射出的光线频谱中,存在不少「蓝光」区域的能量;部分LED照明设备亦存在灯具后端高温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选用新型照明设备时,博物馆或文化资产工作人员,仍须检视其选用的灯具性能与相应光谱分布数据,以降低「以为安全,其实不然」的风险(图四)。
缺乏光照,则观众难以看清眼前的文物,更遑论博物馆该如何凭借藏品来讲述历史、文化、艺术等文物故事;过多或不当的光照,不仅在展示空间上,不易呈现出讯息主次关系,再者容易耗费不必要的能源,且文物本身更会因此而提早坏朽。这样一个看似进退两难的困境,也是文物保存工作中,需要不断地观察、不断地问、不断地调整的课题。而这也只是「光」的部分,后续还将带您继续认识「空气」、「水」(湿度)的课题,让我们一同着眼佛教艺术及生活中文化资产的保存与保护。 参考文献: |
||||
单元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