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空不異 無所得故── 《心經》的翻譯流傳與館藏《心經》碑拓(二)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館長 見諶法師 |
||||||
館藏《心經》石刻拓本 王仁表造《心經》碑 目前可以見到的玄奘法師譯本《心經》刻石,最早為北京房山石經中刻於顯慶六年(661)的《心經》1,相較於《集王聖教序》(672)更早,可見《心經》在玄奘法師翻譯完成之後即廣為流傳,而館藏王仁表造《心經》碑則刻於685年,其中經題前多了「佛說」二字,內容或有增減,可視為民間刻經的版本,彌足珍貴。
百塔寺草書《心經》拓本 著錄中的唐草書《心經》,是否就是百塔寺草書《心經》,或是本為兩石,而碑目混訛,不得而知。此碑筆法連綿,用筆勁利,轉折處略顯孤峭,似張旭卻不夠狂放,似唐草又含蓄雍容不足,就草書結體與書寫筆法來看,應為唐以後人所書,惜碑石僅存四石、二十五行,175字。
守澄等造陀羅尼經幢刻《心經》 遼承唐制,因此佛教信仰及造像形式大都承襲自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自唐傳入中土以來即流行用於度亡祈福,加上帝王頒詔,不論在通衢大道、寺院或是墓地,建立經幢用以度亡先人之風不絕,直至宋明之際3。此幢除了主要經典《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之外,其中一面還刊刻了《心經》,自經題算起共十行,每行32字不等,楷書工整,書法有唐代石經規整清峻的歐體遺風。
在陀羅尼經幢上刊刻其他經咒,不乏其例,如金代天德二年(1150)益都鐵佛院僧普行,為故比丘慧興建塔幢,其上即刻有《心經》4。而依據遼史記載,遼代帝王信仰觀音故實,而將觀音造像遷入木葉山家廟,尊觀世音菩薩為家神,此幢即刻有「觀自在菩薩」像,而刊刻《心經》的緣起可能亦與觀音信仰的流行有關。 總觀本館所藏心經石刻與拓本,除了展出的四件之外,其他見諸裝藏、明清石刻與造像,也所在多有。見證了《心經》廣為流傳的歷史,其普及狀況不論是譯經的版本、刊刻的種類,及呈現的藝術形式,皆足以說明《心經》在佛教歷史上翻譯及流傳的多種樣貌。(全文完)
注釋: |
||||||
單元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