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空不异 无所得故── 《心经》的翻译流传与馆藏《心经》碑拓(二)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馆长 见谌法师 |
||||||
馆藏《心经》石刻拓本 王仁表造《心经》碑 目前可以见到的玄奘法师译本《心经》刻石,最早为北京房山石经中刻于显庆六年(661)的《心经》1,相较于《集王圣教序》(672)更早,可见《心经》在玄奘法师翻译完成之后即广为流传,而馆藏王仁表造《心经》碑则刻于685年,其中经题前多了「佛说」二字,内容或有增减,可视为民间刻经的版本,弥足珍贵。
百塔寺草书《心经》拓本 著录中的唐草书《心经》,是否就是百塔寺草书《心经》,或是本为两石,而碑目混讹,不得而知。此碑笔法连绵,用笔劲利,转折处略显孤峭,似张旭却不够狂放,似唐草又含蓄雍容不足,就草书结体与书写笔法来看,应为唐以后人所书,惜碑石仅存四石、二十五行,175字。
守澄等造陀罗尼经幢刻《心经》 辽承唐制,因此佛教信仰及造像形式大都承袭自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自唐传入中土以来即流行用于度亡祈福,加上帝王颁诏,不论在通衢大道、寺院或是墓地,建立经幢用以度亡先人之风不绝,直至宋明之际3。此幢除了主要经典《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之外,其中一面还刊刻了《心经》,自经题算起共十行,每行32字不等,楷书工整,书法有唐代石经规整清峻的欧体遗风。
在陀罗尼经幢上刊刻其他经咒,不乏其例,如金代天德二年(1150)益都铁佛院僧普行,为故比丘慧兴建塔幢,其上即刻有《心经》4。而依据辽史记载,辽代帝王信仰观音故实,而将观音造像迁入木叶山家庙,尊观世音菩萨为家神,此幢即刻有「观自在菩萨」像,而刊刻《心经》的缘起可能亦与观音信仰的流行有关。 总观本馆所藏心经石刻与拓本,除了展出的四件之外,其他见诸装藏、明清石刻与造像,也所在多有。见证了《心经》广为流传的历史,其普及状况不论是译经的版本、刊刻的种类,及呈现的艺术形式,皆足以说明《心经》在佛教历史上翻译及流传的多种样貌。(全文完)
注释: |
||||||
单元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