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觅真心 ──侧写「心之所向──馆藏辽金佛教造像特展」之二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木雕分馆馆长 见排法师 |
|||||||
本次「心之所向——馆藏辽金佛教造像特展」展出十三件藏品,属于小型特展,馆方在当中为参访者安排了观展单元:「归依:辽金与佛的因缘」、「相续:辽代金铜佛造像」、「向往:观音信仰与图像」、「经幢:捎给未来的祝福」、「寂灭:且向有形趣无生」,引导观展人从认识辽金史地背景开始,走入汉传佛教艺术史中,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三百一十八年。
源自东北的契丹辽代,从初始的萨满信仰,走向与观音菩萨结缘的佛法世界,在其将近两百一十年的岁月中,来自于皇室建寺立塔、施斋刻经的向佛之心,点亮了万户百姓家中供佛桌上的那盏明灯,也因此为后世留下不少风华卓然的辽式佛菩萨造像艺术;本次特展便选有十一件辽代佛菩萨像与佛教艺术文物。在辽世史册之后的女真金代,则是在立国之前,便有始祖函普「初从高丽来,年已六十余矣;兄阿古乃好佛,留高丽不肯从」的记载,显示女真人与佛结缘的起始点,不完全衔接自辽;在佛法流传与佛教艺术的发展上,虽然也多少受到辽世影响,却同时显露出北宋佛教艺术的痕迹。
《佛顶尊胜陀罗尼》简称《尊胜咒》,来自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汉地密宗的早期经典之一,内容记载释迦牟尼佛应帝释请求,讲说《佛顶尊胜陀罗尼》助拔善住天子在面临命终受畜身时之苦;因此,自唐迄今,这部陀罗尼经以其净业拔苦、延年寿的法益,引导大众受持。在佛陀波利法师译本中记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初在仪凤元年(西元676年)大师朝礼五台山后,返国携入中土。后据清代续法大师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释》引文中所叙,入汉之后,凡有十种译本;其中,居唐之世,便足有八种译本,后人全收入《大正藏》中。按后世经序所载,最初唐高宗得此经,请日照三藏法师于内廷翻译,却「禁在内不出」。后因佛陀波利法师「泣奏……庶望含灵同益」,高宗才将原本返还佛陀波利法师,法师得本后,来到长安延康坊西南隅的西明寺,完成了法师在中土唯一一部的翻译佛典《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后,唐代宗于大历十一年(西元766年)御诏,诏令「天下僧尼诵佛顶尊胜陀罗尼……每日诵二十一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迎来了唐土各宗道场的遍地开花,流传至今。而佛陀波利法师所翻译的版本,即是诸多版本当中,流布最广,后世能见度最高的一本,由此可见佛陀波利法师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翻译与流传的重要性,以及佛教汉典面世与流布的难遇殊胜性。
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 魏氏一门,透过经幢的发愿刻造,将他们平实而单纯的愿望,留到了今天;虽然平实无华,但即使来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您我静立在佛前所默念于心的,大抵也不出这样的愿想。这让人不禁想起,金代贵族在佛法信仰上虽不如辽代帝后,但在经过辽代二百年流传扎根之后,我们却能从金代佛教文物上,看到更多关于民间自发向佛的虔敬之心。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人们的所有言语、动作,皆从心而发。一段历史所留下的文献、传说、图画、造像等,都直接映射出当代、当时、当机、当众的起心动念。看历史记载需要思考:不同的人我、本位等立场,会带给人们哪些不同的史话与价值观?看文物也需要思考:如此精美的「物」,承载了哪些难以复刻的工艺与文化意涵;又其「物」的背后,诉说着哪些故实、哪些愿心?欢迎有兴趣的艺文爱好者,常来中台世界博物馆走走,看看「心之所向——馆藏辽金佛教造像特展」十三件特选展件,也问问自己,我的「向佛之心」在哪?是哪个? |
|||||||
单元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