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藏庄严──莲花台藏的化世瑰宝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大神变相的印度图式 馆藏犍陀罗“造像碑”(图一),主尊佛像手结说法印,跏趺坐于一笔直的大莲茎的莲花台上,旁有化佛及菩萨人物四十九尊,碑顶天人手持伞盖及花蔓,仿佛诸天于虚空中,奏诸天乐亦散众花,两侧各有交脚菩萨龛,人天大众悉皆欢喜。底部从波浪中生长出一朵硕大的莲花,无数的莲花枝梗相连,由莲茎分枝延伸的莲花座上坐满化佛,姿势与手印多样。主尊手结说法印、并蒂莲花、千佛化现,显现大神变相的图像特征。此浮雕碑像相似于收藏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Lahore Museum)的舍卫城神变浮雕,以佛结说法印、集结化佛、菩萨天众、龙王擎莲的盛大景象,刻划世尊于舍卫城以威神力度化外道六师的情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六》记载世尊于室罗伐城现大神变时,龙王持妙莲花,“世尊见已即于花上安隐而坐。于上右边及以背后。各有无量妙宝莲花。形状同此。自然踊出。于彼花上一一皆有化佛安坐。各于彼佛莲花右边及以背后。皆有如是莲花踊出化佛安坐。重重展转上出乃至色究竟天莲花相次。”舍卫城神变,世尊端坐在莲花上,周围化现的莲花及千佛主题,呈现光中化佛无数亿的图像展现。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六》记载,如来常以三种神变调伏众生,一者说法,二者教诫,三者神通。若为调伏憍慢众生,或现一身而作多身,或现多身而作一身,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随所应现调伏众生,是名神通神变。 (图一)另一观点,主尊佛像手作转法轮印,四周有菩萨及天人听法,下方水池有莲花化生,呈现净土世界之殊胜景象。如《悲华经.卷第一》世尊告宝日光明菩萨:“善男子!东南方去此一亿百千佛土,有佛世界名曰莲华。......其池水中有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一一莲华纵广正等满一由旬。于夜初分有诸菩萨,于华台中生结加趺坐,受于解脱喜悦之乐。” 另一馆藏犍陀罗“造像碑”(图二),中间主尊手结说法印,着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大莲花座上,莲座下层莲瓣向下开敷。右胁侍菩萨头戴化佛敷巾冠饰,为手持花蔓的观音菩萨;左胁侍头发束起、手持水瓶的婆罗门式菩萨特征为弥勒菩萨。主佛与胁侍之间,手持金刚杵的帝释天与手持水瓶的梵天,上则有化佛小龛及小菩萨像。此一佛二菩萨的组合造像,可说是犍陀罗造像中代表大乘佛教弘传的实质意涵。造像典雅俊美,具西方雕塑的写实性,有浓厚的希腊化风格。 这款大神变造像的简易图式,基本上呼应了经文描绘的神变景象,主尊结跏趺坐于莲座,两侧胁侍菩萨像,以“一佛二菩萨”的形式呈现。 双龙擎莲的中国图式 馆藏“佛三尊像碑”(图三),主尊高肉髻,着双领垂肩式袈裟,手施无畏印、与愿印,两侧双龙吐长茎荷叶与莲台承托二胁侍菩萨,二飞天抱莲台,上置亭阁式塔,四伎乐天,姿态轻盈端丽。青州背屏式造像中的“倒龙吐华”图像特征,由二倒龙及其喷吐的莲台与主尊底座连结成“并蒂三莲”的莲座形式,可视为舍卫城大神变造像龙王擎莲的中国式演变。 关于龙王擎莲的经典记载,《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六》云:“时彼龙王知佛意已。作如是念。何因世尊以手摩地。知佛大师欲现神变须此莲花。即便持花大如车轮数满千叶。以宝为茎金刚为须。从地踊出。世尊见已即于花上安隐而坐。” 馆藏北齐“佛三尊像”(图四),正面主尊趺坐须弥山莲花台,二翔龙承托莲花化生二菩萨,佛菩萨的莲花座从香水海生起,“莲华妙宝为璎珞,处处庄严净无垢。香水澄渟具众色,宝华旋布放光明”,大庄严花、翔龙嘉莲、龙天护法、菩提双树,呈现庄严殊妙景象。 莲花图像的教理意涵 经典中常以莲花比喻如来的相好,如《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九》云:“如来世尊面貌容色,犹如初日开敷莲花,端严显耀微笑熙怡。”《福盖正行所集经.卷一》:“目如广大青莲花叶。”《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九》:“世尊手足圆满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华。”《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五.莲华喻赞品》提到过去有王名金龙主,常以莲华喻赞称叹十方三世诸佛,“目净无垢妙端严,犹如广大青莲叶;舌相广长极柔软,譬如红莲出水中。” 除了形容如来的相好之外,经典中亦以莲花喻如来妙德,如《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青白莲华喻经》,以莲花生于水中而不着于水,来比喻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出一切世间,“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着世间法。” 佛典也以莲花比喻如来妙法,如《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云:“以大莲华王。譬大乘所显法界真如。莲华虽在泥水之中。不为泥水所污。譬法界真如虽在世间。不为世间法所污。又莲花性自开发。譬法界真如性自开发。众生若证皆得觉悟。又莲花为群蜂所采。譬法界真如为众圣所用。又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譬法界真如总有四德。谓常乐我净。” 此外,也以莲花来比喻菩萨善法,如《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九》云:“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如莲华。何等为十。一者离诸染污。二者不与少恶而俱。三者戒香充满。四者本体清净。五者面相熙怡。六者柔软不涩。七者见者皆吉。八者开敷具足。九者成熟清净。十者生已有想。” 结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八.观心品第十》文殊师利菩萨问佛心地法门,佛言:“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 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理上,每个人都本具清净心,犹如莲花清净无染,以莲花图像作为佛国净土的象征,意喻行者于诸惑业及五浊恶世中,勤求精进,契入清净自性以得解脱。 |
|||||||||||||||||||||||
单元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