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大佛身影──落影離形的如來身密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圖一:
館藏「佛立像」
北齊(550-577)
砂岩
H600×W150cm
  如來祕要有三事,即身、語、意三密。云何名為如來身密?《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六》云:「(如來)了知一切眾生心意,隨所現相悉令歡喜,而佛如來無所思惟,亦無分別復無發悟。此即是名如來身密。」「如來身者具無量種莊嚴色相,與虛空等,以其法身所成性故。譬如虛空廣大無際,如來身相廣大亦然。」如《廣弘明集‧卷第十五》所載〈佛影銘〉云:「廓矣大像。理玄無名。體神入化。落影離形。」東晉慧遠大師銘詞中對恢弘廣大、大像無形、深遠玄妙、不可名狀、似有似無的佛影感悟,妙尋法身之應,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云:「法身無形離諸相」,《大方等無想經‧卷五》云:「法身無像,不可覩見。」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七》云:「今者道成號釋迦文。巨身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說十二遊經》云:「佛身長丈六尺」,《生經‧卷三》云:「如來世尊,現生釋種,棄國捐王,得成佛道,端正無比,色像第一。如星中月,光明超日,體長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云:「巨身丈六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智度論‧卷十》云:「有人見佛身一丈六尺,或見一里、十里、百千萬億,乃至無邊無量遍虛空中,如是等名身密。」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和化身。一般稱佛的化身為「丈六金身」,指變化身中的小身,因其高約一丈六尺,呈真金色,故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云:「佛身丈六常人半之。」依據諸經記載,佛世之時,凡人之身長約八尺,佛陀倍之,故曰「丈六」。

  佛像身影如同佛的法身常在,通常立像丈六,坐像八尺,凡超出此者即稱大佛。中國各朝代度量衡不同,若以現代的度量來換算,中國市制1尺(市尺)=1/3公尺(33.3公分),1丈(市丈)約3.3333米,6尺約2米,所以丈六約5.33米。以下舉中台世界博物館的館藏石雕大像為例做說明。

丈六立像的大佛身影

  館藏北齊佛立像(圖一):高約六米,砂岩材質,如《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云:「頂有肉髻圓好高勝。」目譬青蓮,眉彎翠柳,眉間白毫,面相圓潤,圓肩寬胸,鼻翼高廣,雙目細長微張,俯視沉思的深邃眼神,飽含慈悲濟世的情懷。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與願印,雙手皆有輪相。佛身端直,高大健美,如《大智度論‧卷四》云:「大直身相:於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足安平相,如《長阿含經‧卷第一》云:「足安平,足下平滿,蹈地安隱。」身穿垂領廣袖大衣,大U型開領、露出貼體僧祇支,衣紋以圓凸泥條狀隆起手法表現,衣紋自兩肩舒疊自然垂落,水波紋遒勁流暢,呈簡潔U型分布於前身。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七》云:「佛滅度後。如我所說觀佛影者。是名真觀如來坐。觀如來坐者。如見佛身等無有異。除百千劫生死之罪。」「若欲知佛坐者當觀佛影。觀佛影者先觀佛像作丈六想。」

八尺坐像的如來身影

  圖二:
館藏「佛坐像」
北齊天保二年(551)
漢白玉
H227×W120cm
 圖三:
館藏「佛坐像」
隋代(581-618)
砂岩
H238×W182cm
 圖四:
館藏「佛坐像」
唐代天復二年(902)
漢白玉
H236×W145cm
  館藏北齊天保二年佛坐像(圖二):高近八尺,漢白玉石材,白石圓潤細膩,或因久埋土中,浸染一層黃土淡赭色澤,帶有一種蜜蠟般的半透明感,益發顯得古雅柔潤。佛肉髻中髻珠刻劃放射狀旋紋,螺髮雕刻右旋之渦旋水波紋,面相沉靜端嚴,收腰挺胸,胸部肌肉略隆,右手施無畏印,結跏趺坐露右足,左手撫右足,懸裳衣紋呈左右對稱形式。上身袒胸內著僧祇支,並繞腰束帶,繫結於腹前,帶結下垂。外披二層袈裟,衣紋明潔淳潤,刀法爽朗剛勁,富力度感。外層袈裟為鈎紐佛衣形式,其顯著特徵為佛像左肩部有鈎紐作帶造形──外層袈裟右袒繞身披著後,身後由一條細帶越過左肩繫住胸前衣角鈎環後打結,前面衣角呈三褶紋垂落,鈎紐呈現軟性材質的效果。佛像跏趺坐於大蓮花束腰蓮座上,束腰圓柱四面各刻有一護佛瑞獸。造像有高古之氣,佛像背後刻有題記:「大齊天保二年辛未/修德寺」。

  館藏隋代佛坐像(圖三):高近八尺,佛像頂有肉髻、髻珠、螺髮,眉間白毫,面相飽滿,略帶微笑,寬肩厚胸,健壯豐碩,身軀厚重,莊嚴慈祥,右手無畏印,左手撫膝,坐於束腰臺座上,懸裳衣紋左右對稱,形象顯得雄邁勁直,寫實藝術手法,具有由北朝古樸單純過渡到唐朝豐腴飽滿的轉變特點。

  佛像敷搭雙肩下垂式袈裟,上身內著僧祇支,下身著裙,外披二層袈裟,外層袈裟右袒式讓出右臂,再穿過右腋及下垂的內層袈裟繞至身前,進而敷搭於左前臂。僧祇支被掩於裙內,裙上繫帶,帶飾外翻刻水波紋。此造像外袈裟胸前左側亦鈎紐作帶,紐作細繩縫於身後之鈎環,繞肩繫於前面衣角鈎環後結帶,繫吊於胸前之衣角刻劃成扇狀、散開的階梯條狀衣紋線。這種結紐樣式,為另一種鈎紐佛衣表現形式。

  文獻經典對於袈裟上的鈎紐記載,鈎紐乃懸袈裟而結合兩片者,作輪形,謂之𢂁,垂絛帛為紐。《釋氏要覽‧卷上》云:「僧祇云。紐緤集要云。前面為鉤。背上名紐。先無此物。因佛制尼師壇(按:譯言坐具)。安左臂衣下。則肩上無鎮衣。不整齊。乞食時被風吹落。佛遂許安鉤紐。」《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七》佛言:「然為護衣應安𢂁紐。(中略)可於肩上安𢂁胸前綴紐。」《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五》曰:「去緣四指肩隅置帖。於此帖中穿為小孔。安細絛𢂁可長兩指。反自相繫便成二𢂁。胸前緣邊應安其紐。疊為三襵。是安𢂁紐處。」《南海寄歸內法傳‧卷第二》著衣法式,對𢂁之描述:「其𢂁或絛或帛。麤細如衫𢂁相似。長可兩指。結作同心。餘者截卻。將𢂁穿孔。向外牽出。十字反繫便成兩𢂁。」可知「𢂁」是由絲織品編成的細繩,約兩指長度,做環型套扣,再將兩餘端穿過袈裟、十字反繫固定之。《說文解字》釋「紐」為「系也。一曰結而可解。」後世禪宗代鉤以環,代紐以條,稱曰南山衣。

  館藏唐代天復二年佛坐像(圖四):高度亦近八尺,為晚唐時期的白石坐像。佛像肉髻低平,螺髮右旋,中有髻珠,鼻秀嘴巧,嘴角微揚,面相豐腴,腮部飽滿,師子頰相,如《大乘百福莊嚴相經》所云:「兩頰滿足、頰無缺減」。佛上身內著僧祇支,腹前結帶繞腰繫於僧祇支上,外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衣角搭左肩垂之背後,雙臂及雙腿處衣紋刻劃有曲蛇紋,結跏趺坐於高而飽滿的仰蓮座上,露出右足。佛像背後刻有題記:「大唐天復二年歲/次壬戌三月并州/李氏等百六十人/眾敬造弥陀/法云寺」,其地約當今山西省。

結語

  《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云:「夫大聖有平等之相。弟子有稱揚之德。故十方諸佛。同出於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於蓮臺之上。隨念何相。皆得利益。」《佛說造像量度經解》云:「法身元體。如同虛空。無有著礙。遍一切處。不可分別清淨智慧。色身融相。雖類人天。相好莊嚴。」佛像身影如同佛的法身常在,歷代所留下的每一尊像,都代表十方法界一切諸佛,表現著佛法的真實義理,佛教造像藝術與佛教經典實緊密關聯。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