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明朝時代的金銅佛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明朝皇室於御用監內設「佛作」,專製藏式佛像,作為布施西藏宗教領袖之禮。「永宣宮廷造像」是明代金銅佛像的輝煌時期,漢藏金銅造像的廣泛交流和完美融合,改變了中原地區傳統的造像面貌,漢地造像有了明顯的藏式造像特點。現以中台山博物館的明代金銅佛像為例,說明明代造像漢藏合璧、紋飾絢麗的新風貌。

漢藏合璧的造像風貌

一、分明嚴整的頂嚴雙珠


圖一:
館藏「金銅佛坐像」
明(1368-1644)
銅鎏金
H56×W23cm

  館藏「金銅佛坐像」(圖一),鎏金燦然,螺髮尖圓,肉髻高顯,頂嚴雙珠,分明嚴整。頂嚴雙珠形式,結合宋前漢式佛像的髻珠,飾於肉髻和底髮間的形式,並延續元代梵式佛像的寶珠頂嚴,置於肉髻頂上的形式。雙髻珠相,顯密混融,漢藏合璧。佛像雙目俯視,眉間白毫,兩眉與鼻樑相連,力度挺拔犀利。嘴部細巧,留有紅彩,雙頰豐滿,五官刻劃線條銳利,顏貌舒泰。頸刻三道紋,胸前鏨刻「卍」字交疊輪廓線,雙乳以突起圓點表示。雙手結禪定印,趺坐於蓮座上。佛像手足皆有法輪,足底平直,表現如來足跟廣平相、足安平相及手足千輻輪相。

二、紋飾絢麗的佛衣裝飾

  佛像內著僧祇支,腰繫結帶,身著漢式雙領垂肩袈裟,衣緣呈U形垂至腹前,肩披大衣,衣緣翻轉,內層法服及袈裟衣緣、衣襬均鏨刻精美圖案,滿敷牡丹唐草紋飾,花朵綻放、枝蔓舒展,流暢生動、工麗細緻、層次分明、紋飾絢麗,具有華麗裝飾效果。以突出衣褶顯袈裟之厚重,小腿衣褶圓弧形紋,佛衣強調裝飾要素,內法服和外袈裟邊緣鏨刻花紋等,都是明代造像之風格特色。

三、造型別致的佛座樣式

  此缽形蓮座如大蓮蓬,以七重蓮瓣組成,瓣葉飽滿規整,蓮瓣端頭尖挺有力。底層六角形圍欄式底座,六欄楯、欄杆、欄柱圍繞,內刻水波紋、飾六條突起捲浪對應六欄柱,圍欄式底座造型或與建築、家具工藝有關。蓮座加上圍欄式底座,形式繁複別致,具多重象徵意義。圍欄式底座或象徵大蓮池,蓮座和底座間以圓柱相連,圓柱由一龍形走獸右旋環繞,圓柱或象徵大蓮莖,龍形走獸或象徵護法龍天,蓮座象徵蓮莖上開出大蓮花。佛像坐此佛座上,表此心猶如蓮華出淤泥而不染,雖身處捲浪翻波的五濁惡世,心能清明作主,不受染著。

  此造像由主尊、蓮臺及六角形圍欄底座,三件式組件所構成。

尼藏風格的造像樣式

一、梵式造像的形制表現


圖二:
館藏「金銅佛坐像」
明(1368-1644)
銅鎏金
H13.5×W10.5cm

  館藏「金銅佛坐像」(圖二),鎏金多處脫落,髮髻高隆,形似塔狀、又似葫蘆,頂嚴飾物如壺蓋,螺髮敷紺青彩。耳垂長,眉間白毫,鼻端尖挺,雙唇寬厚,含露笑意,面相稚拙,頸刻三道紋,腰部收束。著右袒式袈裟,右衣角自右腋下繞過搭左肩。佛衣貼體無痕,僅左肩處刻劃衣緣皺褶,衣邊及腳踝邊緣鏨刻簡易波紋且裝飾一道連珠瓔珞,瓔珞前後環繞至左臂,表現尼泊爾特色。佛像左手結禪定印,右手觸地印,結跏趺坐於蓮臺上。佛座為前寬後窄,半月形束腰式雙層蓮花座,造型同永宣宮廷造像風格。蓮臺正面主尊像前橫置一半浮雕金剛杵,蓮座封底蓋中央刻有十字交杵圖樣。

  尼泊爾造像傳承印度鹿野苑笈多風格,對藏傳佛教藝術影響深遠。此像尼藏風格明顯,眉間白毫凸出,佛衣平滑無痕,圖案裝飾簡化,連珠瓔珞和蓮座上的連珠紋,已從明代早期永宣造像的圓形簡化為方塊形,從形制來看,應是明代梵式造像晚期之作。

二、不動如來的造像特徵

  此像左手結禪定印,右手觸地印,以及佛座前的金剛杵,表現出金剛乘五方佛的東方阿閦佛之造像特徵。金剛杵是阿閦佛的標誌,《都部陀羅尼目》曰:「金剛杵者是。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合中道。」金剛杵表堅利之智,斷煩惱伏魔障。

  阿閦佛又名不動佛,不為瞋恚所動,是為「不動」。《阿閦佛國經‧卷上‧發意受慧品第一》云:「用無瞋恚故,名之為阿閦。用無瞋恚故住阿閦地。」《維摩詰所說經‧卷下‧見阿閦佛品第十二》記載,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維摩詰以神力令諸大眾得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阿閦如來昔行菩薩道時,萌發對眾生不起瞋恚的誓願,經過累劫修行,於東方妙喜世界成佛。


圖三:
館藏「金銅佛立像」
明(1368-1644)
銅鎏金
H77.8×W24.5cm

吉祥德相的如來立像

一、端直嚴整的如來相好

  館藏「金銅佛立像」(圖三),通身筆直,面相疏朗大方,身相雄渾簡練,容儀端直嚴整,跣足立於單瓣仰蓮臺上,鎏金脫落處,顯深褐色胎體。肉髻寬圓,中飾髻珠,螺髮右旋。頭部較大,臉圓長耳,寬額豐頤,雙眉高朗,慈眼垂視,鼻翼豐滿,耳垂微揚,下頷收起,光顯含笑,面貌熙怡,為標準的明代佛像造形。胸前「卍」字,浮雕突起,吉祥德相,妙好具足。右臂向下直伸,手肘處雕三道刻紋,手指修長纖柔,表現如來垂手過膝相、手指纖長相。左手曲肘持物,雙手皆戴有腕釧裝飾。內著僧祇支,中間結帶直垂至底,下端翻轉成波形狀。外著右袒式袈裟,衣角從右脅腰下繞過,搭於左肩垂於背後,衣袖寬垂,衣緣鏨刻花草紋,鏨工精細,極富裝飾性。

二、藥師如來的造像化身

  此
佛像右手平伸下垂,手心向上,作與願印;左手執物,狀似藥罐。若依佛像手中持物及手印來判其尊名,或象徵藥師如來托藥缽,缽內貯滿治病妙甘露。《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六》解釋與願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表佛應眾生祈求,一切皆令圓滿,所作之印相。諸佛菩薩都是藥師,皆能應眾生病,以法藥度脫眾生。

自財粧鑄的菩薩造像


一、觀音菩薩的造像表徵


圖四:
館藏「菩薩坐像」
明萬曆四年(1576)
青銅貼金
H53×W33cm

  館藏青銅貼金「菩薩坐像」(圖四),金箔斑剝,銅胎顯露,留有紅彩。菩薩高髮髻,頭戴寶冠,冠中有化佛,佩瓔珞、耳飾、臂釧、腕釧等莊嚴具。菩薩袒露上身,胸前佩飾網狀U形連珠瓔珞,下身著高束腰長裙,腹前繫帶、紅結極具裝飾意味。小腿裙褶呈圓弧形,曲走流暢,力道寫實,為明代衣紋特色。耳垂花璫,束髮披肩,肩搭帔帛,帛帶繞臂垂至蓮座。整體造型端莊,容儀嚴淨,安然趺坐蓮臺上。蓮座前半部蓮瓣層疊交錯,後半部則無蓮瓣裝飾。菩薩坐姿端直,雙手舉於胸前,拇指與中指相捻,做說法相。冠中化佛表阿彌陀佛,代表頂戴受持佛之教誨,此為觀音菩薩的重要特徵。

二、菩薩造像的題記銘文

  造像背後肩部帔帛上刻有造像題記,銘文記載:「萬曆四年六月/吉日鑄造/主持僧方□/同弟僧方和/緣首陳獻文/匠人溫文宣」,背後臀部位置亦刻有另一銘文:「父陳守仁弟陳/廷宝同發心自/財粧鑄佛像/壹尊祈保/子孫昌盛」。

  從銘文得知此像造於明代萬曆四年(1576),陳氏家族為祈子孫昌盛,自財粧鑄發心所造,體現了民間造像的特色。《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明代觀音信仰更深入民間的生活,類別更多,此為一例。

結語

  自元代開始,由於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帶來梵式造像的影響,從此西天梵像風格便流傳漢地中土,造像的主流由漢式轉為藏式風格。這些漢藏混融的金銅造像,鎏金燦爛,紋飾華麗,工法精細,絕大部分都是宮廷所造。明清兩代,朝廷大力扶持藏傳佛教在中原傳播,藏傳金銅造像得以迅速發展,尤其是在明代的永樂、宣德和清代的康熙、乾隆時期,形成了金銅佛像製作的高峰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