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书法、绘画、文学的展现,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透过这扇窗,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般若性海。










  
  宋朝时代的菩萨造像

 文/中台山博物馆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图一:
馆藏“铜造观音坐像”
五代~宋(907-1279)

H24×W11cm
  图二:
馆藏“金铜菩萨坐像”
宋(960-1279)
鎏金铜
H14.8×W8.7cm
  图三:
馆藏“水月观音坐像”
宋(960-1279)
木上彩
H40×W21cm

  两宋时代(960~1279)政治上“尚文轻武”,强化传统儒家、理学思想观念,同时,禅宗繁兴,名僧辈出,士子亦多好禅学。据《居士传.卷二十六》记载:“苏、黄、晁三君子,并以文人游泳佛海。子瞻之浩落,鲁直之锐猛,无咎之切深,考其文亦各肖其人焉。”文中三君子,乃苏子瞻,名轼;黄鲁直,名庭坚;晁无咎,名补之。彼时士子交游禅僧,参禅生活,寄兴僧寺,怡乐山水,不仅诗禅相融,亦催化宋代书风“尚意”,行草跌宕遒丽、墨气四射,以意趣取胜。诸多文人亦善以“居士”为号,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宋代经济繁荣,佛教深入民间,从艺术中反映现实社会之审美雅趣,以及世俗人情之思想感情。宋代菩萨像已脱离了隋代挺腹之拙朴厚重和唐代三屈之婀娜多姿,呈现端庄大方、平易近人和闲然自适的人间装束,简淡中见慈悲,亲切中见清逸。兹以中台山博物馆中宋代菩萨造像为例,说明如下。

舒坦自在的菩萨坐像

一、馆藏“铜造观音坐像”(图一)

  青铜观音坐像面相丰圆,眉线相连,眉间具白毫,高发髻,顶戴冠,冠上化佛已损。菩萨两颊丰腴,颈有三道纹。

  菩萨宽肩细腰,袒露上身,配戴悬铃璎珞、胸饰、腕钏,帔帛飘带自左肩垂下。右足屈起,右手置于右膝;左足垂放于莲上,左手撑于座台,自在舒坐于岩座上。座下左右不规则造形,或表山石、云彩、波浪,以插梢方式安入底座,上有圆孔或原有其他配件。

  此青铜造像表面厚积铜锈、铜绿,可见泥土、金箔及上彩痕迹,应为出土文物。主要由三个构件组成,即主尊菩萨、背屏岩座及二重台座。背屏为一不规则山石形貌,上有三个突起物。从背面观之,中为榫头,其上可能原有其他构件。背屏及岩座以插榫联结下方二重台座,台座尚有多处插孔,原本应有不少小构件。

二、馆藏“金铜菩萨坐像”(图二)

  小型金铜自在坐菩萨像,无背光,鎏金多已脱落,表面尚见残金,以及土色、褐色、绿色铜锈,底座已佚。菩萨高发髻,头戴冠,冠中有化佛,冠缯垂肩,肩上亦有帛巾,绕臂而下。面部稍长,阴刻之眉线,两端上扬,中央与鼻梁相连,眉中具白毫。眼部细长,鼻端尖挺,嘴角微扬。袒上身,戴胸饰、臂钏、腕钏,上身处已漫漶严重,颈部、下颔、冠缯已锈蚀成一体,表面衣饰不清,于腹际依稀可见络腋痕迹。下身着裙,腰间系带,衣褶已模糊。背后之发纹、冠缯、斜披络腋、腰际裙带,尚清晰可见。

  菩萨肩圆、腰细、跣足、双手皆长。右足屈起,左足垂下,呈自在坐姿。右手置于右膝上,戴臂钏、腕钏,一道帔帛沿臂顺足而下,五指向下舒掌。左手称地,戴臂钏,帛带贴臂而下。

三、馆藏“水月观音坐像”(图三)

  此尊木雕观音菩萨,高发髻,头戴宝冠,冠上化佛,冠缯垂肩,面相典雅,垂目下视,嘴角微抿,表情祥和。斜披络腋,肩披帔帛,飘带顺身而下。背后帛巾、络腋、腰带,层次立体;帛带绕肘,虚实相映,富韵律感。菩萨配戴璎珞、臂钏、腕钏,胸饰精美,络腋华丽,下着裙裳,褶纹流畅,裙摆与系带自然垂落。菩萨手指柔美,右手垂搭于曲起的右膝上,左手置于一靠垫上,左脚自然垂下、踏于莲上,姿态优雅,形成自在闲适的游戏坐姿。岩座为后修。此尊宋代木雕秀美典雅,披金带彩,造形结构严谨,雕工细腻精美,流露诗意韵味。

  此类舒坦自在的菩萨坐像,右足曲于岩座上,右手搭于右膝上,左足自然下垂姿势,乃中唐周昉的水月观音风格,成为宋代以来普遍流行的木雕样式,表现出《华严经》所描述,观自在菩萨在补怛洛迦山的庄严胜妙。崇尚人间性、世俗化的审美意趣,正是当时佛教造像的重要典型和具体表现,也是宋代木雕造像的经典之作。

水月观音的图像表现

一、水月观音的图像特征

  水月观音造像,垂左足,右足曲膝的自在坐姿,改变了传统观音造像的姿态,呈现中国本土化的观音样式。世间所绘之观音,常观水中月,谓之水月观音。其图像元素有竹林山水、满月圆光和自在坐姿。菩萨圆光,表圆满身光;竹林山水,展现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性与诗意性情境。优雅闲适的坐姿、幽静的竹林山水和满月圆光,如是结合佛教文化,又贴切地表达了文人隐士的审美雅趣,水月观音图像可说是艺术表现与佛教思想结合的杰出典范。

二、水月观音的图像记载

  关于水月观音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第三,提及西京寺观等画壁中,胜光寺之塔东南院,“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卷第十有云:“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长史。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记载,观自在菩萨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二十七参善知识,鞞瑟胝罗居士告诉善财童子:“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根据经中记载,观音道场──补怛洛迦山幽深宁静,故水月观音图像常被描绘坐于岩石上,乃至水月观音造像的岩座,或象征经上所说的补怛洛迦山。

  《大唐西域记.卷第十.十七国》秣罗矩吒国亦有相关记载:“秣剌耶山东有布呾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攲倾,山顶有池……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厉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布呾洛迦是梵文Potalaka音译,或译补怛洛迦、普陀洛伽,义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相传此山位于印度南方海上,为观音住处。

三、水月概念的佛法意涵

  “水月”,水中之月也,以譬诸法之无实体,大乘十喻之一。《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八.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云:“观察五蕴皆如幻事,界如毒蛇,处如空聚,一切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如影、如响如像、如空中画、如旋火轮、如虹霓色、如日月光,无相无形,非常非断,不来不去,亦无所住,如是观察,知一切法无生无灭,……知一切法性空寂故。”

  《大智度论.卷第六.释初品中十喻》曰:“如水中月者,月在虚空中,影现于水,实法相月,在如法性实际虚空中,凡人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现。以是故名如水中月。……复次,譬如静水中见月影,扰水则不见。无明心静水中,见吾我憍慢诸结使影,实智慧杖扰心水,则不见吾我等诸结使影。以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水中月。”以般若智慧,观诸法无常、无我、空性,譬如水中月,能如是观者,则能契入佛法意涵。

结语

  宋朝是汉传佛教造像转型的重要时代,造像材质多元化,题材以菩萨像和罗汉像最常见,造型充满了温厚、慈悲的人性化特质,温韵细腻的南方文化逐渐取代粗犷强劲的北方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质。宋代造像淡化了佛像的神圣性和理想性,重视世俗化和现实性,菩萨神态气韵以纤柔秀雅见长,反映出菩萨与众生的亲切关系,展现菩萨道的淑世精神。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