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的木雕佛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五代時期(907-960)是繼南北朝之後,中國歷史上再次出現的大動亂時代,位於唐朝滅亡至北宋統一之過渡時期。五代末後周世宗顯德之毀佛(955),廢拆寺院、毀像鑄錢,收鐘磬鈸鐸、詔毀銅製佛像,以所毀像鑄周通錢,世稱「一宗之厄」。一時天下佛寺廢毀、經籍散佚,佛像幾滅,文物日下,至此北方的佛教造像藝術趨於衰落,經濟重心亦逐漸由北方的黃河流域向南方的長江流域轉移,佛教中心也由長安、洛陽轉向各地傳播,滲透至民間。
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石窟式微,石雕銳減,大規模的木構寺廟在都市中興起,促成了木雕造像的大量需求,使得木雕佛像藝術大放異彩。加上金、銀、銅礦的大量短缺,限制了鎏金銅造像的發展,亦造成木刻佛像在五代之後大行其道。
木造寺院的風行,配合寺院建築色彩的應用,且木頭就地取材方便,木雕藝術千變萬化,而雕刻與繪畫的珠聯璧合,巧奪天工的雕工加上施彩敷色的彩繪,使得佛雕的藝術性美感更加完備、卓越。茲以中台山博物館館藏之五代時期木雕如來造像為例,說明如下。
一、施彩敷色的大丈夫相
|
|
圖一:
館藏「佛坐像」
唐~五代(618-960)
木上彩
H39×W30cm |
館藏唐~五代的木上彩「佛坐像」(圖一),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撫膝,結跏趺坐,身著雙領下垂式通肩大衣,內僧祇支繫帶,仍可窺見唐代造像遺風。由於年代久遠,朱、褐、青色調,設色黯淡柔和,施彩敷色斑駁,造型莊重古雅。墨線勾勒五官,描繪鬍鬚數縷。行筆舒展且俐落的線描,於嘴角繪出二道S形髭鬚及半綹頷底髭,顯陽剛之氣,表大丈夫相,威嚴又和善可親。
佛像臉部畫上鬍鬚,有其經典依據及義理。《法苑珠林‧卷第十‧剃髮部第三》載:「佛告梵王,我見過去諸佛皆自剃髮,一切凡聖無能見我頂者。我自剃髮已,鬚髮皆盡。唯有二髭,雖剃不落。」《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序觀地品第二》云:「自有眾生樂觀如來髭鬢。如蝌斗形。流出光明者。」《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三‧觀相品第三》:「云何觀如來髭?諸髭毛端開敷三光,紫紺紅色,如是光明,直從口邊旋頸上照,圍遶圓光作三種畫,其畫分明。色中上者,一一畫間生一寶珠,其珠光明有百千色,珠下白華莖莖相拄,滿三匝已,然後彼光還入髭中,是名如來髭毛光相。佛滅度後作是觀者,除三十劫生死之罪。」
透過造像藝術,表現出靜穆、永恆、崇高的宗教情操,也包含了大量佛法內涵和民族文化。
二、妙色端正的禪者風範
|
|
圖二:
館藏「佛坐像」
五代(907-960)
木上彩
H37×W25cm |
館藏五代木上彩「佛坐像」(圖二),波紋髮髻與肉髻間刻有髻珠,眉間飾白毫相,鑲嵌之物鮮明醒目。身著漢式通肩大衣,領口大U形開領,袒露前胸,內著僧祇支。後衣領、兩袖處及袖口有凸起花紋,具有厚度、立體效果,瀝粉線條多已剝落殘缺,尚存披金帶彩。斑剝的瀝粉貼金,設色純淨、中和淳雅、古樸渾厚。瀝粉貼金技法搭配木雕的敦實厚重造型,讓佛像顯得韻致莊嚴、圓滿高貴。
在中國傳統美術中,與瀝粉唇齒相依的貼金,是兩個不可分割的工藝技術。於木雕表面,以瀝粉的突起線條,展現陽紋和稜線,似雕琢般的立體形式,以之強化局部的細部紋樣。瀝粉線條不僅變化自由,同時又能襯托貼金光澤,極富藝術魅力,可達到流金溢彩、箔色生輝的美感。
此像飽滿莊嚴,面相睿智,神態沉穩典雅,結禪定印,盤腿而坐,不偏不倚。其身妙色端正,內觀禪定之姿,透出禪者的風範。隋唐以來鼎盛之佛教,自唐末兵燹之後,教籍散毀,各宗衰息,零落殆盡,唯禪宗稍盛。禪宗的發展,促使佛雕中蘊含禪理的內涵,如《六祖壇經‧坐禪第五》,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妙法蓮華經‧卷第五‧安樂行品第十四》亦云:「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學人習禪,收攝自心,安住不動,如《宋高僧傳‧卷第十‧習禪篇》云:「一念不起即見佛心。」
三、髻中明珠的如來智慧
|
|
圖三:
館藏「木造佛坐像」
五代~宋(907-1279)
木上彩
H37.3×W25.7cm |
館藏五代~宋的木上彩「木造佛坐像」(圖三),額部低平,眉心隆起,鼻翼小巧,雙眼細長,眉線稍寬、流暢優雅,嘴部微抿,耳垂小巧,頸三道紋。衣袍厚重,U形開領,袒露前胸,頸後領口高起,衣紋處理簡鍊有力、略帶粗獷。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輕撫左膝,背部稍拱起,身軀厚實。右手大衣袖,流暢清逸地垂落於腿側,雕工俐落,顯露雙足,結跏趺坐。面相素樸厚實,神態端嚴自在、謙和平靜、慈祥莊重。肉髻無紋,髻中明珠光滑顯著,如日之照,表如來智慧光明。
唐末五代間,佛像高肉髻中開始刻出「髻珠」;到宋、遼、金時代,佛像有髻珠十分普遍;元、明時,更將之置於高肉髻頂部,突顯如來威德顯著、炳照巍巍。「髻珠」是髻中的明珠,《法華》七喻之一:轉輪王解髻中之珠,授與功臣。轉輪王喻如來;髻,喻二乘權教;珠,喻一乘實理。珠在髻中,猶如實理隱於權教。根據《妙法蓮華經‧卷第五‧安樂行品第十四》,佛陀舉「髻珠」為喻,為大眾開示:「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祕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義諦之圓頓妙法。
如來身形之妙好莊嚴,如《佛本行經‧卷第六》云:「佛告阿難:視此眾生類,皆共觀佛相。雖虫獸無慧,不識別善惡;觀佛身相好,如視鏡中照,已下善本種。」故知供奉佛像,應以感恩心,虔誠恭敬,以佛為師,植眾德本。《觀無量壽佛經》云:「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後人為思睹瞻仰及為自他利益作福田故,以佛心為己心,發慈悲心,菩提自生,種下成佛正因。
結語
木雕佛像,或長期受人供奉、久歷煙火薰蒸,或長期收藏存放,或經自然侵蝕、氧化風化等作用,表面色彩失去光澤,水份幾乎蒸發殆盡,木質變輕、古樸滄桑;或擁有特殊木紋,或散發淡淡清香,或帶有煙火、發霉、發朽氣味,或經歲月洗禮而老化蟲蛀……,具單一性和不可複製性,在保存上比較困難。故木雕佛像的存世量並不多,流傳千年的木雕佛像更是珍貴難得。
古佛雕斑剝皮殼下的原生木質,凝結著生命張力與自然精華,吐納著一股呼吸的氣息。木雕佛像,刻劃出生命的歷史軌跡,散發著鮮活的藝術活力,宣揚著宗教的信仰精神,蘊含著深刻的教理內涵,傳遞著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族色彩與審美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