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的木雕佛像
文/中台山博物馆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五代时期(907-960)是继南北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再次出现的大动乱时代,位于唐朝灭亡至北宋统一之过渡时期。五代末后周世宗显德之毁佛(955),废拆寺院、毁像铸钱,收钟磬钹铎、诏毁铜制佛像,以所毁像铸周通钱,世称“一宗之厄”。一时天下佛寺废毁、经籍散佚,佛像几灭,文物日下,至此北方的佛教造像艺术趋于衰落,经济重心亦逐渐由北方的黄河流域向南方的长江流域转移,佛教中心也由长安、洛阳转向各地传播,渗透至民间。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石窟式微,石雕锐减,大规模的木构寺庙在都市中兴起,促成了木雕造像的大量需求,使得木雕佛像艺术大放异彩。加上金、银、铜矿的大量短缺,限制了鎏金铜造像的发展,亦造成木刻佛像在五代之后大行其道。
木造寺院的风行,配合寺院建筑色彩的应用,且木头就地取材方便,木雕艺术千变万化,而雕刻与绘画的珠联璧合,巧夺天工的雕工加上施彩敷色的彩绘,使得佛雕的艺术性美感更加完备、卓越。兹以中台山博物馆馆藏之五代时期木雕如来造像为例,说明如下。
一、施彩敷色的大丈夫相
|
|
图一:
馆藏“佛坐像”
唐~五代(618-960)
木上彩
H39×W30cm |
馆藏唐~五代的木上彩“佛坐像”(图一),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结跏趺坐,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僧祇支系带,仍可窥见唐代造像遗风。由于年代久远,朱、褐、青色调,设色黯淡柔和,施彩敷色斑驳,造型庄重古雅。墨线勾勒五官,描绘胡须数缕。行笔舒展且俐落的线描,于嘴角绘出二道S形髭须及半绺颔底髭,显阳刚之气,表大丈夫相,威严又和善可亲。
佛像脸部画上胡须,有其经典依据及义理。《法苑珠林.卷第十.剃发部第三》载:“佛告梵王,我见过去诸佛皆自剃发,一切凡圣无能见我顶者。我自剃发已,须发皆尽。唯有二髭,虽剃不落。”《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一.序观地品第二》云:“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髭鬓。如蝌斗形。流出光明者。”《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三.观相品第三》:“云何观如来髭?诸髭毛端开敷三光,紫绀红色,如是光明,直从口边旋颈上照,围绕圆光作三种画,其画分明。色中上者,一一画间生一宝珠,其珠光明有百千色,珠下白华茎茎相拄,满三匝已,然后彼光还入髭中,是名如来髭毛光相。佛灭度后作是观者,除三十劫生死之罪。”
透过造像艺术,表现出静穆、永恒、崇高的宗教情操,也包含了大量佛法内涵和民族文化。
二、妙色端正的禅者风范
|
|
图二:
馆藏“佛坐像”
五代(907-960)
木上彩
H37×W25cm |
馆藏五代木上彩“佛坐像”(图二),波纹发髻与肉髻间刻有髻珠,眉间饰白毫相,镶嵌之物鲜明醒目。身着汉式通肩大衣,领口大U形开领,袒露前胸,内着僧祇支。后衣领、两袖处及袖口有凸起花纹,具有厚度、立体效果,沥粉线条多已剥落残缺,尚存披金带彩。斑剥的沥粉贴金,设色纯净、中和淳雅、古朴浑厚。沥粉贴金技法搭配木雕的敦实厚重造型,让佛像显得韵致庄严、圆满高贵。
在中国传统美术中,与沥粉唇齿相依的贴金,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工艺技术。于木雕表面,以沥粉的突起线条,展现阳纹和棱线,似雕琢般的立体形式,以之强化局部的细部纹样。沥粉线条不仅变化自由,同时又能衬托贴金光泽,极富艺术魅力,可达到流金溢彩、箔色生辉的美感。
此像饱满庄严,面相睿智,神态沉稳典雅,结禅定印,盘腿而坐,不偏不倚。其身妙色端正,内观禅定之姿,透出禅者的风范。隋唐以来鼎盛之佛教,自唐末兵燹之后,教籍散毁,各宗衰息,零落殆尽,唯禅宗稍盛。禅宗的发展,促使佛雕中蕴含禅理的内涵,如《六祖坛经.坐禅第五》,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安乐行品第十四》亦云:“修习善法,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学人习禅,收摄自心,安住不动,如《宋高僧传.卷第十.习禅篇》云:“一念不起即见佛心。”
三、髻中明珠的如来智慧
|
|
图三:
馆藏“木造佛坐像”
五代~宋(907-1279)
木上彩
H37.3×W25.7cm |
馆藏五代~宋的木上彩“木造佛坐像”(图三),额部低平,眉心隆起,鼻翼小巧,双眼细长,眉线稍宽、流畅优雅,嘴部微抿,耳垂小巧,颈三道纹。衣袍厚重,U形开领,袒露前胸,颈后领口高起,衣纹处理简炼有力、略带粗犷。右手施无畏印、左手轻抚左膝,背部稍拱起,身躯厚实。右手大衣袖,流畅清逸地垂落于腿侧,雕工俐落,显露双足,结跏趺坐。面相素朴厚实,神态端严自在、谦和平静、慈祥庄重。肉髻无纹,髻中明珠光滑显著,如日之照,表如来智慧光明。
唐末五代间,佛像高肉髻中开始刻出“髻珠”;到宋、辽、金时代,佛像有髻珠十分普遍;元、明时,更将之置于高肉髻顶部,突显如来威德显著、炳照巍巍。“髻珠”是髻中的明珠,《法华》七喻之一:转轮王解髻中之珠,授与功臣。转轮王喻如来;髻,喻二乘权教;珠,喻一乘实理。珠在髻中,犹如实理隐于权教。根据《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安乐行品第十四》,佛陀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之圆顿妙法。
如来身形之妙好庄严,如《佛本行经.卷第六》云:“佛告阿难:视此众生类,皆共观佛相。虽虫兽无慧,不识别善恶;观佛身相好,如视镜中照,已下善本种。”故知供奉佛像,应以感恩心,虔诚恭敬,以佛为师,植众德本。《观无量寿佛经》云:“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后人为思睹瞻仰及为自他利益作福田故,以佛心为己心,发慈悲心,菩提自生,种下成佛正因。
结语
木雕佛像,或长期受人供奉、久历烟火薰蒸,或长期收藏存放,或经自然侵蚀、氧化风化等作用,表面色彩失去光泽,水份几乎蒸发殆尽,木质变轻、古朴沧桑;或拥有特殊木纹,或散发淡淡清香,或带有烟火、发霉、发朽气味,或经岁月洗礼而老化虫蛀……,具单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保存上比较困难。故木雕佛像的存世量并不多,流传千年的木雕佛像更是珍贵难得。
古佛雕斑剥皮壳下的原生木质,凝结着生命张力与自然精华,吐纳着一股呼吸的气息。木雕佛像,刻划出生命的历史轨迹,散发着鲜活的艺术活力,宣扬着宗教的信仰精神,蕴含着深刻的教理内涵,传递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色彩与审美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