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书法、绘画、文学的展现,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透过这扇窗,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般若性海。










  唐朝时代的石函塔铭

 文/中台山博物馆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除了佛教造像与造像碑,舍利函与佛塔亦是重要的佛教文物。《广弘明集.卷第二》云:“佛既谢往,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燋,而有光明神验,谓之舍利。弟子收奉,竭香花致敬,慕建宫宇,谓之为塔,犹宗庙也,故时称为塔庙者是矣。”

  从中台山博物馆馆藏唐朝时代的石函塔铭,观其图像意义及佛法精神,千年的佛教文物,揭开了佛法净化心灵与觉悟教育之生死课题。

石函佛塔的图像意义

一、舍利石函的佛教见证

图一:
馆藏“石函”
唐(618-907)
砂岩
H33.7×W30.8cm

  石函是石制的匣子,馆藏唐代“石函”(图一),砂岩材质,通体表面颜色富变化,留有黑色、朱色等彩,由顶盖、匣身及下方束腰“亚”字底座所组成,底座各面皆有二镂空壶门。盖为盝顶式,盖顶刻有“释迦佛舍利匣”六字。“舍利匣”是收藏舍利的小箱子,是佛教器物。“舍利”,则是佛教圣物之一。

  《金光明经.舍身品第十七》佛告尊者阿难:“是舍利者,乃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随后告一切大众:“汝等今可礼是舍利,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经中所言,乃世尊过去生修菩萨道时为摩诃萨埵王子,舍身喂虎行布施度。当时的人收其遗骨舍利,起塔供养之因缘。

  《浴佛功德经》云:“世尊具有三身,谓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后,若欲供养此三身者,当供养舍利。然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身骨舍利,是指释迦牟尼佛涅槃荼毗后,所遗留坚不可摧、晶莹剔透之圣物;法颂舍利,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经典。

图二: 馆藏
“守宗禅师舍利函”
唐中和五年(885)
石灰岩
H34.4×W30cm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云:“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舍利,能令众生于佛法生敬信心,从而发勇猛精进心,进而获福无量、成就慧命。

  舍利,乃是戒定慧之所薰修而成,故佛门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亦多有“舍利”,呈珠状,质似玉石、玛瑙。“舍利函”为佛教之传统法器,为盛装修行者骨灰及舍利之石函。馆藏“守宗禅师舍利函”(图二),石灰岩质地,函身稍高,下方略宽,函盖亦为盝顶式,函身正面刻有铭文塔记,界格九行,楷书简述守宗禅师之行谊,其余三面浅刻阴线唐草牡丹纹饰,朴实中不失华丽。

  铭文记载守宗禅师为唐代镇州人(即今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戒年五十,曾受裴休之请,任延唐禅院住持三十年之久,曾经历会昌法难,后移锡东南紫团山高城兰若,于晚唐僖宗中和三年(883)示寂。

二、浮图遗范的殊胜功德

  《佛说造塔功德经》经序云:“夫塔者,梵之称,译者谓之坟,或方或圆。”舍利与造塔是印度佛教艺术的重要缘起,为保存或埋葬舍利,“塔”便应运而生,佛塔是佛教的亘古见证。佛塔源于梵文译名“窣堵坡”(Stūpa),义译为“方坟”、“圆冢”,音译为“塔婆”、“浮图”、“浮屠”等。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第二中》记载佛临涅槃时,嘱咐阿难尊者,于佛陀涅槃后阇维(火化)之法,并取舍利、立塔庙。佛陀教示造塔的方法、规格及意义,“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

图三:
馆藏“石造佛塔”
唐天宝二年(743)
石灰岩
H160.6×W47.8cm

  建塔可以使人不忘佛陀的教诲,起塔立像亦为往生净土因行之一,如《佛说无量寿经.卷下》云:“……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记载造塔有诸多殊胜功德,如: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随所生处身常无病、无始劫来障累皆尽、舍身受生常得见佛,以及永离水难、火难、王难、贼难等。

  馆藏“石造佛塔”(图三),为五层佛塔,摩尼宝珠形塔刹,塔身有以直线刻出筒瓦的汉式屋宇。下部四方底座,正面及左、右龛内均刻一坐佛,龛两侧皆刻有男左女右的供养人像及题记,细阴刻线条模糊,不易辨识。

  第五层正面龛内一佛二菩萨,背面及左面刻铭文。塔铭记载,此为唐故太原郡王夫人浮图铭并序,太庙斋郎张□文的夫人。“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斋郎”是掌宗庙社稷祭祀的小吏。夫人不以世荣为乐,早岁归依释门,一入大乘,洎今十载,声色不染,身心了悟,永除爱别,长舍尘烦,知生死之时,修未来之福,诸漏亡尽,夫人春秋七十有三,奄然寂灭于天宝二年(743)。“嗣□朝等,于塔庙,一心归依,五情悲割,舍净财,建宝塔于河南县北□原翟村南,其塔以缋画成饰,以佛像为尊,表其善积,永期不朽,勒于贞石。”

唐塔碑铭的律宗精神

  佛陀涅槃前,最后教诫付嘱弟子“以戒为师”。律者,法也,唯佛可制,是佛陀为弟子所订的修行规范,通于佛门各宗共学。律宗专研戒律,以律藏为所依,“律师”是严持戒律、致力弘扬戒法的律宗祖师之称谓。

图四:
馆藏
“道宗律师塔碑铭”
唐开元十八年(730)
汉白玉
H47.2×W48cm

  馆藏“道宗律师塔碑铭”(图四)方形碑像,正面雕一佛二菩萨像,汉白玉石质,于面部等露出肤色处泛有粉红之玫瑰色,十分特殊。主尊为善跏趺弥勒佛坐像,着双领垂肩袈裟,内僧祇支中间结带,左手抚膝,右手结印,端坐于半圆形悬裳座,身倚羯鱼布屏。佛座下方装饰莲茎云纹,中央二莲承托主尊双足,左、右二莲托二菩萨,呈三曲式身形。左胁菩萨表面留有朱色、绿色等彩,右手持拂尘、左手下提净瓶,右胁菩萨左手持莲苞、右手下拈天衣。

  碑像背面刻有唐代云花寺住持道宗律师塔铭,铭文记载道宗律师的一生行谊与其个人对佛法的体证,以及对律宗发展所作之贡献。“掌律沙门讳宗,顿丘(今河南濮阳)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童年弄游,不窥恶木”,清净无染,“弱冠而学,但习佛经”。先时于“异道出家,备采其要,详究糟粕,回向真场”,观其“外现同尘,内修密行,潜游惠刃,脱落邪山”,行于非道而玄达,方便归依而摄化,此律师权巧之妙也。后依嵩山“大通和上”(神秀大师)学“普融无碍观门”,深证轻安,顿忘群见。雅得“善财之趣”,妙通“三昧之源”,既道溢乎山门,遂声闻于“天阙”(京城)。知悉道宗律师修行之道,先于外道出家、修密宗、学禅宗法门,亦得华严教理,妙通法华三昧,既而“正律成规,真风一变”。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奉来名入河南荷泽寺,开元九年(721),补任西京(长安)云花寺纲维(寺主),卒于开元十一年(723)。从其春秋(年龄)四十五,推断道宗律师的生涯于678-723期间。道宗律师圆寂后,深得后世景仰,门人归葬旧乡建塔,刻铭文以赞颂之。铭文为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常卿上柱国开国公“崔日知”文,“开元十八年”(730)岁次庚午,门人义兴寺沙门“智诠”等建,门人朝散郎前行忠州临江县尉“孙景升”书。

结语

  《楞严经.卷六》云:“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漏”是烦恼的别称。《俱舍论.卷二十》云:“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有烦恼,功德法财就有所漏失。贪、瞋、痴等烦恼,称为“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故于生死苦海流转不停,称为“有漏”。若能离烦恼垢染,这念心无为清净,则称为“无漏”。无漏智慧,因持戒、修定得以显发,故佛法各宗莫不以“戒”为修行之基石。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云:“福德庄严者,有为、有漏、有有、有果报、有碍非常,是凡夫法。慧庄严者,无为、无漏、无无、无果报、无碍常住。”佛法是超越生死的智慧,有烦恼、有漏即为凡夫众生,欲超凡入圣,须漏尽烦恼,无漏即为圣人果位,此心恒住于不生不灭的大涅槃,是圆满、无碍、庄严,亘贯古今的真生命。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