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唐造像中的彌陀圖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在梵語中,「無量光佛」(Amitābha)與「無量壽佛」(Amitāyus)都來自同一個字根「阿彌陀」(Amita)。「彌陀」為「阿彌陀」之略稱,義譯為「無量」,佛是「覺」,有自性的「無量覺」之意。
  圖一:
館藏柳雙女造彌陀像
唐垂拱二年(686)
石灰岩
H50×W18 cm
  圖二:
館藏尼淨照造阿彌陀像
唐景龍三年(709)
石灰岩
H47.5×W19 cm
  圖三:
館藏劉大猷造
阿彌陀佛坐像
唐開元十二年(724)
石灰岩
H71×W32.6 cm

  漢譯淨土經典中,「阿彌陀佛」有多種譯名,如東漢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云:「『無量清淨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佛說般舟三昧經‧行品第二》則提到:「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此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按:梵語"sumati"之譯音,即西方極樂世界)」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云:「『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云:「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阿彌陀佛造像在形制上除單尊的彌陀像外,尚有「西方三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阿彌陀佛五十菩薩像等樣式。以中台山博物館的館藏為例,唐代的彌陀像特色,「光背」雕刻工麗有笈多遺風,「包腳式」跏趺坐,「懸裳座」刻劃寫實,束腰間加「附柱」,有明確的銘文記載。

單尊彌陀的石雕造像

一、館藏「柳雙女造彌陀像」(圖一)

  此尊像的光背雕刻,頭光連身光形成華麗的大舟形背屏,外飾火焰紋舉身光。圓形頭光,內環蓮瓣、外環透雕捲草鏤空蔓藤。佛髮飾大螺旋紋,相貌端嚴飽滿,頸三道紋,身著雙領垂肩袈裟,內有僧祇支,腹前結帶,大U形紋在胸前展開。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撫膝,神態安然,雙跏趺包覆於衣內。坐於四方束腰須彌座上,懸裳下垂,對稱寫實,束腰間有附柱,下刻三層疊澀,底層正面╱右側╱背面,環刻銘文:「大唐垂拱二年十二月□日弟子司□保╱清信弟子柳雙女敬造阿弥陁像一╱區一切供養」。從銘文得知,此尊是「阿彌陀像」,為初唐武周時期垂拱二年(686)之作。

二、館藏「尼淨照造阿彌陀像」(圖二)

  石佛螺髻粗髮捲,面相飽滿方圓,寬暢舒展眉宇,眼細長似丹鳳,內藏威嚴風華。肩厚胸實,頸三道紋,身著袒右肩袈裟,衣覆右肩,懸裳垂座。右手上舉作說法印,左手置膝作與願印,雙跏趺坐呈包腳式,具有很強的寫實性。背光與圓光疊落成葫蘆形背屏,鏤空作火焰及唐草團紋。懸裳下六面束腰須彌座,束腰間有六附柱及九稜形三重九蓮瓣底座。整體造型圓熟飽滿,氣宇非凡,刻劃精準。

  背面須彌座上緣鐫刻有發願銘文:「景龍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比丘尼淨照,為七世父母、見存家口,敬造阿彌陀像一區。」說明此尊像為初唐至盛唐的過渡時期唐中宗景龍三年(709)之作,是比丘尼「淨照」所發心刻造的「阿彌陀像」。

三、館藏「劉大猷造阿彌陀佛坐像」(圖三)


  石佛肉髻高凸,波浪漩渦形髮紋,中分二綹,雕工切面平直。慈眼俯視,大耳垂肩,頸三道紋,五官端祥,面容圓潤,神韻內斂。桃形頭光,中心蓮瓣,外圍二蓮莖蔓藤環繞七身化佛。頭光圖像,刻劃生動,充滿張力。

  佛身雄健飽滿,腹部微凸,身著雙領下垂袈裟,內有僧祇支、胸前結帶,佛衣寬長,衣襬垂覆寶座,形成三個並列的U形紋懸裳。此尊造像臉部五官造型及大衣垂紋,表現了典型的唐代寫實風格,整體造型上窄下寬,顯得安穩威嚴,唐韻十足。

  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左手撫膝,結跏趺坐於八角形束腰蓮座上。蓮座分為三部分,上段前為主尊懸裳所覆蓋,後面可見為仰蓮,中段為八角柱體,下段為十六瓣覆蓮,覆蓮下八角臺基座、前三面刻有銘文,共十六行,其文記載:「開元十二年歲次甲子,四月丁丑朔十四日辛丑,滑州白馬縣人劉大猷,上為  皇帝  皇后、師僧父母、法界蒼生、七世先亡、現存眷屬,敬造弥陁像一軀。」說明製作時間在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此尊像是「彌陀像」,造像功德主「劉大猷」,「滑州白馬縣」人,銘文上沒有其身分線索。隋唐的「滑州」,即古滑台城,其行政中心「白馬縣」,故城在今河南滑縣東,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此歷史背景或可追溯此造像來處。

唐造像中的淨土變相
  圖四:
館藏石造五十菩薩碑
唐(618-907)
石灰岩
H58×W75 cm

  館藏「石造五十菩薩碑」(圖四),正中上方為主尊彌陀像高坐方形須彌座,懸裳座兩側二弟子二菩薩像,五尊像顏面雖已損毀,但體態身姿、衣飾造型依稀可見大唐神韻丰采。正中下方從地長出一枝大蓮花,兩身天人隻手相接,對舞於大蓮花上,周飾以雲紋。從主尊佛的座下蔓生出修長蓮莖,左右分枝上二十五身菩薩姿態各異,五十尊菩薩各坐於蓮莖相連的蓮花上,布局左右對稱,排列成六行,蓮花梗呈樹枝狀張蔓串聯成組。這樣的圖像是北齊以來流行的「五通曼荼羅」構圖,「曼荼羅」(Mandala),義譯為「輪圓具足」或「壇」,是一種特殊的象徵圖像,初唐曾經流行一時的「阿彌陀佛五十菩薩像」,是來自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所圖寫,為西方淨土變相圖之一。館藏此碑為淺浮雕所刻造,西方淨土變相圖之立體化與浮雕化表現。

  據唐麟德元年終南山釋道宣撰《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云:「阿彌陀佛五十菩薩像者,西域天竺之瑞像也。相傳云:昔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往安樂界,請阿彌陀佛,娑婆眾生願生淨土,無佛形像,願力莫由,請垂降許。佛言:汝且前去,尋當現彼。及菩薩還,其像已至。一佛五十菩薩各坐蓮花在樹葉上。菩薩取葉所在,圖寫流布遠近。」

  反映西方淨土變相的「一佛五十菩薩像」,或加上二大菩薩,而稱「一佛五十二菩薩像」之題材,可見於龍門石窟的初唐紀年窟,萬佛洞內窟西壁中央主尊阿彌陀佛以上之壁面,有五十二尊蓮花供養菩薩;此亦是唐代四川非常流行的題材,如四川巴中石窟,初唐南龕第一一六龕,盛唐南龕第三十三龕、第六十二龕,廣元石窟盛唐旺蒼佛子岩第十三號龕造像等,可謂此天竺瑞像「圖寫流布,遍於宇內」之遺存見證。

  天竺「雞頭摩寺」,亦稱雞雀寺、雞寺、雞園,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波吒厘子城,阿育王所建。「五通菩薩」指阿彌陀佛畫像之始傳者,具有五神通之高僧,《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初品中‧欲住六神通釋論第四十三》云:「五通是菩薩所得」。

結語

  彌陀信仰自南北朝以來就受到僧俗的推崇、喜愛,至唐代達到鼎盛時期。初唐至盛唐,國力強盛,社會安定,生活富裕,使人追求長壽。彌陀信仰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稱名即得往生,彌陀淨土對娑婆眾生更具現實性,更易為世俗社會所接受。彌陀淨土思想在發展的過程中,更汲取中國傳統思想和儒家觀念,雕造彌陀像成為「忠君」和「孝親」作大功德的一種事業展現。

  有唐一代佛教文化恢弘、繁榮,這些生機盎然、氣韻生動的石雕造像,飽含著雕刻家與供養人的情感底蘊,散發著佛教造像的藝術魅力,洋溢著唐文化昂揚開放的精神風采,刻劃著當時緇素有情共鳴五內的理想心聲,映照著古人的宗教情懷、審美意趣與文化視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