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造像中的弥勒图像
文/中台山博物馆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唐代的弥勒信仰,由于高僧大德广为弘传,加上自称弥勒下生的武则天大力推动,初唐弥勒像风行,至武周时期崇信最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三》记载,玄奘法师在天竺境内,自阿逾陀国礼圣迹,顺殑伽河与八十余人同船东下,欲向阿耶穆佉国,遇到船贼,法师颜无有惧,“乃专心睹史多宫(编按:兜率天宫)念慈氏菩萨,愿得生彼恭敬供养,受《瑜伽师地论》,听闻妙法,成就通慧,还来下生,教化此人令修胜行,舍诸恶业,及广宣诸法,利安一切。于是礼十方佛,正念而坐,注心慈氏,无复异缘。”降伏了贼徒之神奇事迹。
“弥勒”(梵语Maitreya),译曰“慈氏”,大乘经典中常称为“阿逸多菩萨”。弥勒菩萨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深受唐代玄奘大师的推崇,是绍继释迦佛于娑婆世界成就正觉的未来佛,现以一生补处菩萨的身分居兜率天宫为众说法,故在佛教艺术中有未来佛与菩萨二种造像表现。中土弥勒造像的主要特征在其坐姿变化,北朝以交脚菩萨为主,隋唐则以倚坐佛为定式。
|
|
图一:
馆藏弥勒佛坐像
唐上元二年(675)
汉白玉
H67×W30cm |
鸠摩罗什所译之《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记载弥勒下生时的形象:“身紫金色,三十二相,众生视之,无有厌足,身力无量,不可思议,光明照曜,无所障碍,日月火珠,都不复现,身长千尺,胸广三十丈,面长十二丈四尺,身体具足,端正无比。”
弥勒造像的石雕艺术
弥勒造像是“未来佛”概念的形象化,“善跏趺坐”是唐代弥勒佛造像的最显著特点,即双足未盘起、采自然垂放之坐姿,又称“倚坐”,双足踏双茎莲台,身着佛装的弥勒倚坐式,是唐代弥勒佛造像的典型样式,以中台山博物馆的馆藏作说明。
一、馆藏“弥勒佛坐像”(图一)
此尊弥勒造像,螺纹发髻,眉弯目长,以阴刻线刻划眼部,慈悲下视,嘴角上扬含笑,颈部三道纹,内着僧祇支,腰系带作结,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质厚实柔软,衣褶刻划简洁,线条清晰锐利,衣摆宽大贴体,平敷悬垂覆座。右手施无畏,左手抚膝,面相方圆,大耳,一派大唐雍容气度,慈祥宁静。倚坐于须弥座上,跣足踏双茎仰莲台,莲瓣厚实有力,茎末造形似神兽托足。底座素朴,背面刻有题记:“大唐上元二年七月五日佛弟子焦仁为父供佛一区”。
二、馆藏“石造弥勒佛坐像”(图二)
|
|
图二:
馆藏石造弥勒佛坐像
唐(618-907)
石灰岩
H62.2×W34cm |
|
|
图三:
馆藏石造弥勒三尊像碑
唐(618-907)
石灰岩
H68×W43.5cm |
|
|
图四:
馆藏王仁表造心经碑
唐垂拱元年(685)
石灰岩
H43.2×W20.2cm |
弥勒佛垂足倚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足踏并蒂莲。漩涡状螺发,面相饱满,弯眉垂目,下颏丰厚,颈部三道纹,神情端严。身披垂领广袖式大衣,内着僧祇支,腰间结带,垂裳覆座,下衣贴体,襞褶如水波荡漾,U形棱线凸起,线条刻划清晰。左手抚膝,屈右臂,掌心向外,右手无名指、小指弯曲,余三指竖立;食指与中指伸直并拢,姆指张开,手印表现极为特殊。
三、馆藏“石造弥勒三尊像碑”(图三)
此造像碑之龛楣刻襞褶式帐幕图案,龛内三尊皆带莲瓣形头光,主尊弥勒佛倚坐,涡卷发纹肉髻,面部丰圆,内着僧祇支,外披宽袍袈裟,右手施无畏,左手垂放抚膝,足踏双莲台。
二胁侍菩萨,束发髻,相对立姿,赤足侍立于主像两侧之仰莲台座上。右胁菩萨,右手提净瓶,左手持莲叶;左胁菩萨,右手持莲叶,左手握巾带。轻扭腰身,腹部微凸,三屈式姿态,具S形动态。皆袒上身,斜披络腋,下着羊肠裙,腹部系带,垂挂帔帛飘落体侧。二胁侍菩萨造型,表现出唐代宫廷贵族的时尚样貌。此造像形式似光宅寺七宝台造像中之高浮雕龛像风格,具初唐武周长安年间“一佛二菩萨龛像”之造像样式。
唐碑像中的唯识精神
唐代佛教造像气象万千、法度恢宏,把佛雕的艺术精神与表现形式完美地统合起来,表现生命活力与佛法心要,如馆藏“王仁表造心经碑”。
一、馆藏“王仁表造心经碑”(图四)
此件碑像,碑首双螭龙蟠绕,龙爪托宝珠。上龛佛像结跏趺坐,主龛鳞式帷幕雕饰莲苞卷纹及叶状图样,大莲瓣形龛楣内一佛二菩萨,主尊佛像背光素净,面貌圆润饱满,右手施无畏,左手抚膝,着双领垂肩袈裟,跏趺坐双脚不露,为初唐风格,底座为悬裳式双壶门金刚座。二胁侍菩萨束发高冠,上身袒露,手持莲苞,身姿婀娜,唐风十足。
碑阳底座正面刻有造像铭文:“大唐垂拱元年十月一日,清信士王仁表为亡女子敬造,以此功德资益亡者,上为七世父母、普及六道众生,同结乐因、俱捐苦果。”在碑右及碑阴刻有当时玄奘法师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心经》碑,承载着一位父亲的慈心悲愿,体悟佛法心要、染净因果,故以“同结乐因、俱捐苦果”为愿,以造像功德资益过往亲人。
二、般若心经的佛法心要
《心经》是世尊在灵鹫山中入定,观世音菩萨承佛的威力,因舍利弗尊者缘起所说的法门。经文出于玄奘法师所译之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共二十七卷。
《般若心经汇纂》言:“心经辞寡而道大,言微而旨深,实众生长夜之明灯,诸佛之慧命也。……究其关键,在‘照见五蕴皆空’一句,为全经之扼要。”《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却是《大般若经》的浓缩和精华要义,阐述大乘佛教般若空性的重要经典;要行者透过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契入实相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言:“般若慧义,古释有三:一实相谓真理,二观照谓真慧,三文字谓真教”、“波罗者彼岸义”,此《心经幽赞》乃窥基大师针对心经所作之重要注疏,系依法相唯识之义旨随文而释。
“般若波罗蜜”,译为“智慧度”,为度愚痴。般若,不是世间的聪明,而是佛法的智慧,藉由观照的方法,检讨反省,断除烦恼,照破无明的真正智慧。《般若心经汇纂》言:“实相,即诸法空相也;观照,即照见五蕴皆空也;度苦,即度一切苦厄也;大乘,即菩萨所行深般若也。”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所修的法门,前五度如足、般若如眼。般若为“众德之首,万行之导”,也就是体达诸法皆空的智慧。
结语
一切外境皆由心识所变现,法相宗阐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旨,依《解深密经.卷第二.一切法相品第四》阐明万法性相,故名“法相宗”。强调宇宙万法皆唯识所现,因究明世间森罗万象皆为心识所现,故又称“唯识宗”。法相宗在印度称为“瑜伽宗”,系奉持《瑜伽师地论》之学派,提倡观万法唯识之理,以悟入真如之性。
翻经三藏沙门义净大师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中观从破妄显真讲“般若空性”,唯识从分析万法的角度,阐明一切外境、相状皆由识心所现,似梦幻泡影了不可得,行者了达此理,于如幻缘起不生憎爱取舍,即能转识成智,果证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