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中台世界博物館館藏植物意象書畫特展
擢蒔增華系列活動報導



文/編輯部

中台世界博物館館藏植物意象書畫特展 擢蒔增華系列活動報導

  秉承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藝術化世、淨化人心之宏願,中台世界博物館積極推廣佛教藝術,透過特展、講座、工作坊等多元活動,帶領大眾體驗藝術之美,啟發本具的清淨心。一一一年八月十二日至一一二年四月九日,博物館舉辦「擢蒔增華──館藏植物意象書畫特展」,於本館三樓特展室,展示植物相關之文化、社會和宗教意涵的書畫、碑拓等文物,邀請觀者一同探索自然界植物與人類文化互動的藝術結晶。

  植物為歷來文人題詠與書畫家描繪的重要題材。展題「擢蒔」為選拔移植之意,表示植物由外在的自然物象,移植於創作者的文字筆墨之上;「增華」有更增完善之意;衍伸指藝術家藉由植物的文化意象,展現內在的心緒和情志。特展件數總計38件,包含書畫21件、碑拓16件、立體1件,分為三項主題:

  一、「佛旨瑞卉」:聚焦蓮花之於佛教的文化意涵,以及其生物表徵所代表傳統的社會期待。如《華藏莊嚴世界海圖》的紙本拓片中,以蓮花形象闡釋佛教的宇宙觀;《石造蓮花臥佛像》則刻畫佛陀右脅臥於蓮花之中,喻意法性真如,無有生滅。

  二、「心跡遣興」:書法和繪畫為傳統文人遣興陶情的日常活動。書畫中,可見植物意象所寄寓的情懷,躍然紙上。展件依媒材與時代風格區分為「碑拓」與「書畫」兩大類。其中,碑拓作品又可分為「繪畫碑拓」與「書法碑拓」;書畫作品則以「近現代」、「臺灣先賢」及「民國與渡臺名家」為題,介紹書畫題材、技法中的藝術傳統。

  三、「君子比德」:將植物意象轉化為人生品格的象徵手法,是藝術表現中的比興傳統。展覽選件闡釋比興傳統所賦與植物的道德意象,並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命情志。

  此次植物意象書畫特展,藉由各種媒材與形式的文物,呈現植物在佛教及社會中寓含的意象,使觀眾一窺古今創作者如何「移植」植物於碑拓、書畫之中,發現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藝術,並領略背後蘊含的文化價值和藝術成因。期間並舉辦以植物意象為主軸的體驗工作坊及講座,邀請大眾體驗自然與人文交織的藝術之美,讓參觀博物館更加趣意盎然。

華藏莊嚴世界海圖 石造蓮花臥佛像

華藏莊嚴世界海圖
元代皇慶二年(1313),夢菴圓覺書,
紙本拓片,138.5x56cm

石造蓮花臥佛像
明代,砂岩,高77cm

素淨典雅的展廳一隅▶

圖二

蒔光寄藝.植物科學繪畫工作坊

  八月二十日,博物館展開第一場特展系列活動「蒔光寄藝.植物科學繪畫工作坊」。此次活動與植物繪圖師鄭老師合作,首先從植物繪圖的科普介紹,引領與會者回溯「大航海時代」為探索世界而開啟的圖譜熱潮,並邀請學員打開感官觀察眼前植株,在充分認識植物的特色與構造型態後,才能依據現實經驗描繪所見的真實樣貌。活動長達四小時,學員投入身心專注繪畫,舒心與沉澱的氛圍,令學員沉浸其中。活動尾聲之際,老師分享「每個人的繪圖時間不同,找到自己的節奏,就是最好的過程」,勉勵每位學員。

圖1~2
圖3~4

1.「蒔光寄藝」講師介紹植物繪圖。
2.從講師示範的過程中,學習觀察植物特徵。
3.「藺香芳編」講師講解藺草特色,並傳授編織技巧。
4.學員專注用心地以藺草編織作品。

藺香芳編.草編工作坊

  第二場活動「藺香芳編.草編工作坊」於九月二十四日舉辦,與苗栗苑裡鎮的藺草文化館合作,邀請在地傳統草編藝師古老師、蘇老師,帶領大家體驗藺草編織的樂趣,製作杯墊與動物擺飾等極具手感溫度的作品。編織過程有如倒吃甘蔗,剛開始編織時,因未能掌握訣竅,而重複著拆掉草線、重新再編的步驟;然而,在學員們認真投入、堅持努力,以及老師的巧手協助,一件件美麗的草編作品於焉而現。活動時長二小時,除了意猶未盡的編織體驗,亦使與會者藉此理解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實際面貌。

  本次特展及寓教於樂的活動,展現博物館多元的藝術教育,期望透過「佛法五化」的具體實踐,讓中台世界博物館成為大眾終身學習的場域,引領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體驗藝術之美。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