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存的日常着眼──湿度(二)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木雕分馆馆长 见排法师 |
|||||||||||||||||||||
在文物保存的讨论中,除了照明(光线)与空气劣化因子之外,湿度 在文物保存的讨论中,「湿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题。文物保存人员需要在相对「动态」的相对湿度变化中,寻找各类材质文物与它之间的风险区及平衡点。这样的「动态」管理,在对于有机材保存上,特别有其多面性;保存工作时常需在遵循「原则」之外,具备能随时针对不同有机材变化而采取不同湿度方案的机动性。 有机材文物的湿度考量 「有机材质」,泛指由含碳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材料,简单来说,与「动植物」相关或「石化」产物相关的材质,都能被算入有机材。对于木材等有机材文物而言,它们跟「湿度」之间——与金属或石质文物所不同的——往往倾向一种「欲拒还迎」的关系:它们需要一定的水气量来维持「体态」或「色泽」。过低的水气会让它们出现脆化等问题,过多的水气也会引发生物性或其他劣化问题。然而,不管是较高或较低的湿度,「剧烈变化」的环境条件应是保存有机材文物时,最应留意的基础关键。 在讨论有机材料与湿度关系时,时常需要先了解一组变形概念:「弹性、塑性、破坏」。从材料的应力——应变图看,可以清楚了解,一个固体在受到单向受力(挤压或拉张)时,会先呈现「弹性」形变状态关系(该物体的受力与形变变量之间,表现为线性关系),当外力消失则物体的变形状态会回到受力之初的样子。如果受力持续不断、超过该物体的「降伏应力点」(图一B点),则会进入「塑性」状态,此时即使移除外力,物体会呈现永久性的变形;若受力仍持续进行,则物件材料最终会达到自身的「破坏点」(图一D点),即出现断裂、断开等现象。
以木材物件为例,即使已经离开了「生长」循环,本身的微观组织仍然会跟周围环境「呼吸」。当环境的湿度较高,木材在自主性地与周边环境进行湿度平衡时,所吸入的湿度会让自身微微「膨胀」;相反地,当环境的湿度较低,木材也会释出内在的自由水分,因而出现「收缩」现象。对木材本身来说,这些收缩、膨胀的运动会在三大切面(弦切向、径切向、纵向)(图二)发生或大或小的形变。其中,对于应力反应最大的弦切向,由于涉及较多面向的作用力,往往也是观察木材文物形变的主要切入点。例如,对一个桃花心木而言(环境平衡含水率从饱和到零之间的弦切向形变约为5.1%,如图三右侧的斜向虚线),当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从70%掉到30%时,它在弦切向上的形变,可能达到1.2%。也就是说,如果这块桃花心木的弦切面长度有一公尺,这样的湿度变化就可能使板子在弦切向发生1.2公分的收缩(图三)(Rivers and Umney,2013)。 相应地,在另一项美国史密松学院的近年研究中,则发现欧洲赤松老材样本的弦切向运动,在相对湿度30-65%之间,有可能存在「弹性」形变运动(图四)(Mecklenburg, 2007)。这说明了有机材本身在形变上,由于具有「流变性」之「蠕变」特性,所以它们有可能比您我所想象的,还要有「韧性」一些。换句话说,当一个木材获得妥善干燥处理,并与其长久身处的环境达到湿度平衡时,在一定程度内的环境湿度变化下,也有可能不致产生永久形变或裂损。
然而,在许多的有机材文物中,往往不会仅仅使用木竹等材料,也会同时出现彩绘层、胶材等其他有机材料。于是,对于有机材料保存环境的湿度管理,往往需要关照「上下限临界值」,以及更重要的:「单位时间变化量」不要超过一定数值。也就是说,虽然有机材在物理特性上可能具备一定的韧性,但在文物保存实务上,并不会随意「消费」各种材料的「极限」。举例来说,在年平均相对湿度可达70%以上的台湾,容易引发虫害、霉害等环境附加问题,所以许多博物馆大约会建议以50-55%(误差允许正负3-5%)、顶值不长时间超过60%、日变量不超过5%(可视个别文物或藏品进行个案调整)等条件来评估环境湿度的管理工作。若遇到湿度敏感度较高、对日变量稳定度要求更严格的有机材文物,则需要透过实际观察与调整,来找到适合的保存或展览环境设定(图五、图六)。 小结
文物保存或许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需要了解文物本身的特性、劣化机制,熟悉环境中可能对不同文物所造成的风险,并透过不断地实作、检讨与调整,来设法降低、减缓乃至于阻绝那些在「它」长寿路上的险阻。同时,由于「文物」对于后世子孙的意义,以及在现代博物馆定义,皆着重于「用」更胜于「藏」,所以现世文物保存思惟,也需要同时融摄各种文物用度,进行利弊权衡。 一个相对理想的文物保存作为,或许不应单纯来自于规范的执守,而更应具备良善而平衡的、与各方善巧大用之间的对话。正如环境中相对湿度的管理,需要做到温度、湿度与人的多方看照,文物保存也需建立在妥善的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与合理的文化进/近用(Culture Accessibility)基础上。反之,人们也应该了解,当获得更多文化参与机会的同时,必须提醒自己学习尊重文化、文物,客观地认识、诠释、倾听文物自身及其背后的故事。最终,在如此相互尊重、反复练习之后,或许您我便能习得除了文物之外,更为重要的、属于生命与修行的宝贵课题。(全文完) 参考文献: |
|||||||||||||||||||||
单元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