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隋朝時代的石雕造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圖一:
館藏石造觀音立像
隋(581-618)
砂岩
H282×W82cm×D68cm
 
  圖二:
館藏石造菩薩立像
隋(581-618)
砂岩
H275×W67cm×D66cm

  隋文帝楊堅於西元581年滅北周、589年滅陳,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隋朝(581~618),國祚三十八年。《隋書‧卷一‧帝紀第一》記載楊堅生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有尼來自河東,謂皇妣曰:「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因此楊堅幼時即被比丘尼智仙撫育於馮翊般若寺,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建國以後復興佛教不遺餘力,大力恢復被北周武帝毀壞的佛寺和佛像。

  依據《法苑珠林‧卷第一百》記載,隋文帝於「一百餘州立舍利塔,度僧尼二十三萬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寫經四十六藏、一十三萬二千八十六卷,修故經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像十萬六千五百八十區。」隋煬帝「修故經六百一十二藏、二萬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像十萬一千區,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區,度僧六千二百人。」可見隋代二帝建立經像,盛極一時。

  隋代由於帝王護持佛法,對於造像的注重與提倡,以及對經像的保護,佛教造像發展及技藝臻於完善。然因國祚不長,藝術樣式於短時間內無法定型,故造像藝術屬過渡樣式,而有承先啟後的時代特色。

隋朝時代的造像特色

  隋代上承元魏、下啟李唐,造像藝術繼承了北周、北齊兩種不同的風貌,大體而言,朝富麗華美和健壯豐腴發展。菩薩通體遍飾瓔珞及纖細垂飾,瓔珞璧璫多變,挺腹傾身,端直華麗,為隋代造像的重要特徵。

  館藏隋代「石造觀音立像」(圖一),頭戴寶冠,寬厚冠繒垂落雙肩,寶冠飾有寶珠、連珠、圓花、化佛及雙龍銜花,高挺華麗。菩薩面相端嚴,五官刻劃仔細,眉線彎曲細長,眼窩深、眼瞼鼓,竹葉形眼線陰刻表現。鼻翼厚,人中寬,唇線分明,臉頰豐潤,神情平和。頭部較大,腹部微挺,身軀雄邁勁直,為隋代造像的特色之一。

  菩薩身著帔帛,內有斜襟,雙手為後世所修,右手向外結蓮花指、左手掌心向上持缽形法器。頸戴寶珠項飾,為U形圓花及連珠紋飾,下方中央有一倒三叉橶狀飾物。長串瓔珞交繞於腹前之繫璧,中間垂落過膝之飾帶,以玉環、寶珠、圓璫、玉磬、雙龍、瓔珞串等組成,衣飾繁複華麗,長串瓔珞收入兩側腰際下裙處之二龍首口中,腰帶兩側有垂綴玉環及結帶。造像表面施彩繪,層次重重交疊,大塊面深青色衣紋,使衣飾有厚重之感,深青色下方尚有石綠、石青、棕色等上彩痕跡。

  館藏另一隋代「石造菩薩立像」(圖二),纖細薄衣與瓔珞雕刻,表面亦見多層上彩痕跡,造像整體為棕色調,並有石綠、石青色彩,應為歷代累加而成。菩薩頭戴華美寶冠,繒帶流暢至肩並垂落背後,諸寶妙物嚴身之具,清淨見天真。面頰豐腴,眉彎細目,眼瞼突起,下垂俯視,神情肅穆沉靜。上身為倒三角形結構,腰部曲線柔順,腹部微微前凸。雙手亦為後世所修,左右皆為蓮花手。

  菩薩身著帔帛,戴傘形飾物與瓔珞相間而成的X狀長串瓔珞,中央交結為蓮花紋,中央垂落過膝之飾帶,由環狀、虎首、雙龍、瓔珞、結帶、蓮花紋等組成。腰間繫帶,兩側掛有垂帶,下方露出垂直紋之內裙。此尊菩薩像,造型健朗挺直,端嚴典雅,軀體渾厚,亦為隋代造像的特色之一。

隋造像中的法華精神

  《佛祖統紀‧卷第三十九》記載:「晉王廣(文帝次子)總管揚州迎顗禪師,至鎮設千僧會受菩薩戒,上師號曰智者。」隋開皇十一年,智顗大師為擔任揚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後即位為隋煬帝)授菩薩戒,得晉王譽為「智者大師」。智顗大師駐錫天台山,創立一宗之教觀,世稱「天台大師」,後人據此立名為「天台宗」;又此宗以《法華經》為依歸,故名「法華宗」。如《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云:「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天台教義便依《法華經》,說明如來開權顯實之要,示一佛乘殊勝莊嚴,直暢如來出世本懷。

一、雙菩薩像的造像形式
  圖三:
館藏張同仁造菩薩二尊像
隋開皇十五年(595)
漢白玉
H23×W7cm×D16cm

  館藏隋代「張同仁造菩薩二尊像」(圖三),漢白玉材質,雙菩薩立像,菩薩頭戴寶冠,面相方圓,內手上舉蓮蕾、外手下垂持法物,肩披帔帛X形交叉於腹前,上身不加裝飾,下著長裙,腰間束帶繫垂而下。整體素樸簡潔,菩薩身軀線條直挺,跣足立於覆蓮座上。橢圓形背光無任何雕刻裝飾,方形台座背面及左側銘刻:「開皇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張同仁為父敬造玉像一軀,上為國王、下為一切成道。」反映了隋代民間佛教造像的發展,造像者為親眷造像祈福,並在造像中顯現法華信仰精神。

  雙身像的造像姿態以左右對稱方式組合,取材於《法華經‧見寶塔品》,釋迦佛與多寶佛造像形式之影響。此造像形式流行於北齊至隋,主要見於河北曲陽地區,多用漢白玉雕鑿,如雙佛坐像、雙佛立像、雙思惟菩薩、雙觀音菩薩、雙菩薩坐像、雙菩薩立像等,體現了佛教造像藝術與佛教經典的緊密關聯。

二、千佛碑像的造像組合
  圖四:
館藏石造千佛碑像
隋(581- 618)
石灰岩
H75×W32cm×D30cm

  館藏隋代「石造千佛碑像」(圖四),石灰岩材質,立長形四面柱體各施龕窟,主龕內皆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之造像組合,龕外整齊排列千佛坐像龕,前後龕下,皆雕有生動的雙獸拱爐,圖像樸實生動。

  前龕窟,主尊佛像著雙領垂肩袈裟,跏趺坐於束腰方座;二侍菩薩體態修長,端直典雅,帔帛交織於前,腹部微凸,具隋代造像特徵;二弟子態度恭謹,衣著整齊;龕楣飛天托塔,透雕展虛空。表釋迦佛於靈山法會演說《法華經》之情景,《法華經‧序品第一》云:「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側面左、右龕,造像分布雷同,佛、菩薩、弟子齊足鼎立,表三乘歸於一乘,喻三乘同證法身的法華精神。《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

  誠如《法華經‧方便品第二》所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呼應前龕窟之釋迦說法景象,背後龕喻彌勒下生圖像,主尊佛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兩側菩薩、弟子衣飾端整,直身擁立。二佛相繼出世,展現《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所云:「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四面主龕窟外的千佛禪窟,表顯十方三世諸佛的觀念,成就千佛莊嚴之妙義。

結語

  隋文帝率天下人民復興佛教的願力,如《佛祖歷代通載‧卷第十》記載:「詔曰:仰惟正覺大慈大悲,救護眾生、津濟庶品。朕歸依三寶,重興聖教,思與四海之內一切人民,俱發菩提,共修福業,使當今現在、爰及來世,永作善因,同登妙果。」隋代由於帝王崇佛、篤信彌堅,止息了北周武帝毀佛所造成的佛教浩劫,加強佛教的弘揚復興,恢復了佛教的生氣。

  隋代把自漢晉以來分裂了三百餘年的華夏大地復歸統一,政治的統一無法立即為佛教藝術帶來統一的形式,故原北齊、北周、陳屬地等,仍存在其強烈的地方造像色彩。隋代菩薩的瓔珞華鬘,富麗華美冠於其他各代,是隋代菩薩造像的重要特色,亦是開啟燦爛多姿的唐代佛雕之前奏,預告了更成熟的造像藝術樣式即將誕生。隋代是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年代,歷史上與唐合稱隋唐。隋唐是佛教的光大時代,更是中國最強盛的時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