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造像的時代風格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佛教造像的石雕藝術,有無法移動的石窟造像和可移動的單體石像。單體石像依其形式與內容,又可分為圓雕像、背屏像、造像碑、造像塔與造像幢等。石雕造像通常體量較大,易於表現雕刻藝術的特色,各個朝代文化不同,佛教石雕造像亦隨之千姿百態。作為佛教精神的一種重要載體,堅毅千年的石雕造像遺存,是歷經戰火摧殘、流離失所的珍貴佛教歷史文物。本文將從印度、北朝時期、隋唐時期、明清時期,引介石雕造像的時代風格。
以中台山博物館館藏彌勒菩薩造像為例,印度的彌勒造像,是古印度婆羅門貴族裝扮的菩薩造型,如館藏犍陀羅「石造彌勒菩薩坐像」。中國的彌勒造像有三種樣式:北朝,是端莊秀美的彌勒上生兜率天、交腳菩薩造型,如館藏東魏「石造交腳菩薩五尊像」;隋唐,是莊嚴靜穆的彌勒下生成佛、善跏趺倚坐造型,如館藏唐「孫統禎造彌勒佛坐像」;宋後,是袒胸大肚、面帶笑容,化身為遊戲人間的布袋和尚造型,如館藏明代「石造彌勒佛坐像」即是。
館藏犍陀羅「石造彌勒菩薩坐像」
|
|
館藏石造彌勒菩薩坐像(正面圖)
犍陀羅(4~5世紀)
片岩
H56.9×W35.3cm |
印度犍陀羅藝術,打破不以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傳統慣例,開始製作佛像並創造了菩薩像,菩薩的出現代表了佛教從小乘向大乘的發展。彌勒菩薩(梵文Maitreya),義譯為慈氏,在大乘經典中又常稱為阿逸多菩薩。《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記載:「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此人來世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彌勒菩薩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的下一尊佛。
館藏犍陀羅「石造彌勒菩薩坐像」,此圓雕像為青灰色片岩材質,印度犍陀羅晚期造像風格,圓形素面頭光,菩薩頭綰髮髻、戴敷巾冠飾,唇上蓄髭,佩戴耳璫、腕釧和代表古印度婆羅門貴族的多重項飾。上身袒露,身軀壯碩,肩披天衣,帔帛包裹左肩、垂下呈U形回繞懸垂於雙腿間、再披至右臂;下裙裳順著坐姿衣紋刻劃流利。雙手平伸,手心向上,右手在上,交互疊放於兩腿間,於腹前結禪定印,左手指間挾持一代表婆羅門修行者的淨水瓶。
館藏東魏「石造交腳菩薩五尊像」
|
|
館藏石造交腳菩薩五尊像(半側圖)
東魏 (534~550)
黃玉石
H54.5×W29.9cm |
彌勒造像在中國南北朝時期是上生兜率天的交腳菩薩像,秀骨清像造型具有中國的審美意趣,如館藏東魏「石造交腳菩薩五尊像」,主尊交腳彌勒菩薩及二脇侍弟子、二脇侍菩薩共五尊像。此背屏像為黃玉石材質,像後有火焰紋舟形背光,線條刻劃細緻流暢。主尊交腳菩薩,頭戴寶冠,繒帶飄墜,肩披帔帛,帛帶於腹前交叉穿璧,裙裳下緣層層翻摺,為南北朝盛行的樣式。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與願印,交腳坐於須彌台座,天衣帛帶垂座,座下一力士雙手舉蓮承托彌勒雙足。主尊背後飾花蔓紋圓形頭光,圓光及底座以蓮花纏繞,雕飾精美,極具裝飾意味。
左、右二脇侍弟子及二菩薩皆立於覆蓮座上,皆手持蓮苞及桃形物。二脇侍弟子,右年輕、左年長,皆有圓形頭光,表情和雅生動;二菩薩皆有桃形頭光,造型恬淡細膩,端直婉麗。橫長方形底座,正面雕忍冬花紋,側面刻供養人像。背屏後面線刻佛傳故事──白馬辭別太子的畫面。此背屏像雕工精緻,通體敷彩貼金,實為南北朝石雕造像藝術的代表佳作。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記載:「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魏晉南北朝(220~589)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連綿不斷的戰爭,兜率淨土思想無異是一帖撫慰人心的精神法藥。
館藏唐「孫統禎造彌勒佛坐像」
|
|
館藏孫統禎造彌勒佛坐像(正面圖)
唐開元二十二年(734)
石灰岩
H182.5×W71.5cm |
唐代(618~907)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鼎盛期,唐代佛教的一大轉變,是由出世轉向入世,彌勒造型是下生成佛的彌勒佛倚坐像,如館藏唐「孫統禎造彌勒佛坐像」。「善跏趺」雙腳垂坐之倚坐像,是盛唐以後刻造彌勒佛的一個標準姿勢,此像底座銘文載「彌勒下生,大覺流行」,象徵著入世修行的覺者。
此背屏像為石灰岩材質,鏤空火燄紋舟形背屏,彌勒佛倚坐於束腰須彌座,足踏並蒂蓮,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撫膝,身著垂領廣袖袈裟,內著僧祇支,腰繫帶作結,衣褶紋路刻劃疏密有度、清晰有力,兩袖及下襬垂裳覆座,具有唐朝石刻佛像的典型特徵,展現唐代大時代的雍容氣象。
底座正面銘文記載:「啟請供□孫統禎……訪良工,剝貞石,刊彌勒尊□,雕磨是狀,錯鉻成容……」,造像主是「孫統禎」,建造時間是「唐開元廿有二載冬□□建」。唐代以前的石刻銘文大都是用正楷書寫,此篇銘文是用行書鐫刻,文章優雅,展現了唐代石刻銘文的另一番風貌。底座左右兩側銘文,是用隸書雕刻諸供養人邑子的題名,其中亦見「邑子比丘僧淳仁」僧眾之題名,顯示此像為當時邑義團體所發心共同建造。
《佛說彌勒下生經》載:「將來久遠,於此國界,當有城郭,名曰翅頭。……爾時法王出現,名曰蠰佉。……爾時彌勒菩薩,於兜率天,觀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應從右脅生,……名曰彌勒。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身黃金色。……爾時彌勒,在家未經幾時,便當出家學道,爾時去翅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花,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彌勒佛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將在未來娑婆世界成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館藏明代「石造彌勒佛坐像」
|
|
館藏石造彌勒佛坐像(半側圖)
明萬曆七年(1579)
石灰岩
H180×W120cm |
宋代(960~1279)以後佛像走入世俗化,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如館藏明代「石造彌勒佛坐像」。此圓雕像為石灰岩材質,大肚彌勒佛形象,嘴微開,露齒而笑,神情和藹可親,面容圓潤歡喜,坦胸露肚,著敞領寬袖袈裟,袒腹而坐,左手握布袋的束口置放在左膝上,右手持念珠置於右膝上,豎右腿屈左腿,垂裳半掩蓮座。底座兩側均刻有眾多供養人題名,左側銘文刻諸供養人如「張自安、張儀全、道州石匠閆名、王子實、張侯貴、李在王氏、本村李金供石氏……」,其中以斗大的字刻著「萬曆七年三月初七日立」。右側銘文可見僧眾供養題名「真定府元氏縣□□閣住持、□僧人周祥/佛信、化道槁城縣丘頭等、社內祖村等眾善人等……」,足見此像為僧俗二眾所發心建造。
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名契此……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入廛肆聚落見物則乞。」五代後梁(907~923)明州,即今浙江省寧波市奉化縣,有一契此和尚常背負一只布袋,人稱「布袋和尚」,於示寂前留一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傳為彌勒之應化身。
大肚彌勒佛的安然自在、笑容可掬造型,已完全擺脫佛像的傳統造像規範,標誌著佛教造像藝術已深深地融入世俗生活,取得了嶄新的藝術感染力,更成為寺院安置於入口處的定制。袒胸大肚和坦蕩笑容,告訴世人「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佛教造像從印度時期的造像起點,進入華夏民族的文化脈動裡,從梵式到漢式、從民族化到民俗化的演變過程,展現了佛教造像的時代風格、形式演變與美感特質,伴隨著華夏民族的代代更迭,見證了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