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的三大材质
文/中台山博物馆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
|
馆藏石造佛立像(正面图)
北齐(550-577)
石灰岩
H134.5×W38×D27cm |
古佛像因长期受人们供奉,历经烟火薰染、空气氧化、水气锈蚀、手泽人气等因素作用,表面自然形成一层化合物,过去古董界称之为“包浆”,是古物身上的一种陈旧色泽,一袭历史大衣、一缕远古气味和一种文化传承。或因长期埋藏于地下,覆盖于大地之天然恒温保护,受泥土地气的包覆沁浸,层层积淀,逐渐形成包裹外表的坚硬外衣,称为“皮壳”。紧裹依附在古物上的包浆、皮壳的层次变化,是历史的岁月痕迹,展现出温存的古雅之气和静谧的幽光之美。
佛教造像有多种质地,金、玉材质昂贵,传世品较少;木、陶、瓷,容易毁坏、不易保存;铜、石的造像传世数量最多,而石质造像一般不易移动,单尊的金铜佛像则易于流动,分布较广泛。本馆常设展包含石雕造像、金铜佛像和木刻佛像三种材质:石雕造像经于风雨、坚毅千年,是信仰与毅力的雕锉;金铜佛像,金色身相、铸写真容,是信仰与佛法的镕铸;木刻佛像,操斧斫木、劈削磨光,是信仰与宗教情操的刻划。
坚毅千年的石雕造像
随着佛法的传播,出现石窟、佛寺、塔庙等佛教建筑,并安置、供奉佛教造像。唐代以前,重视石窟的开凿,石雕是窟中主角,石质坚硬,千年不毁。古代匠师们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平雕、线刻等工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各种气势雄伟、生动精美的石雕艺术。
馆藏历代石雕造像,以历史的轴线呈现千年文物石雕艺术风格,如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完美结合的犍陀罗菩萨像;佛法流布中土后的南北朝石雕造型──北周的厚重古朴、北齐的简练典雅;隋唐时期的华贵丰润与恢弘气度……汇聚历朝造像珍品,体现各时代的造像特征,释放各朝代的历史能量。
佛的“三十二相”是形容佛陀色身的庄严胜妙,依据《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智度论.卷四》所载,以馆藏北齐石造佛立像为例,从佛首、佛身、佛手至佛足,解析三十二相之相关显性特征如下。“顶髻相”,佛首肉髻低平,发螺右旋。“师子颊相”,脸颊饱满结实,面部圆润。“真青眼相”,佛眼雕刻微妙,远观慈眼垂视,如青莲花;近看承泪处满,犹如牛王。“身端直相”,外型笔直、站姿挺拔,神情端严、深具威仪。“上身师子相”,胸部厚实、简洁俐落,自信高贵、如师子王。“肩圆好相”,两肩圆润丰满,寂静安定、充满力量。“如鹿王相”,股骨如鹿王般纤圆坚实,此像双腿修长,左膝微弯,充满动态张力。“七处隆满相”,两手、两足、两肩及颈,皆隆满端正。“手足柔软相”,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与愿印,佛手柔软优美,能使众生无所畏怖、所求皆遂。“足趺高满相”,足趺端厚、足背高起圆满之相。
此尊馆藏北齐石造佛立像,饱含佛陀慈悲济世之情怀,同时呈现北齐佛像沉静端严之意境。佛衣为低开领通肩袈裟,内着僧祇支贴身法服,袈裟表面彩绘福田相;带有印度笈多式样之“薄衣贴体”风格特征,又有“曹衣出水”汉化痕迹,融合了笈多形体与汉文化线条,为典型的山东青州风格。
金色身相的金铜造像
|
|
馆藏金铜观音坐像
(正面图)
明宣德年(1426-1435)
鎏金铜
H25.2×W16×D14cm |
金铜佛像之“金色相”亦是三十二相之一──身黄金色如紫磨金,其相微妙。所谓金铜佛,就是表面鎏金的铜佛像,又称鎏金佛像。“鎏金”,汉代称黄涂、金涂,近代称火镀金。《集韵》:“鎏,美金谓之鎏。”鎏,金之美者也。镀,“以金饰物”、“通作涂”。鎏金,就是将金和水银合成之“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加热使水银蒸发,让金留在铜器表面,是古代传统金属工艺技法之一,始于春秋战国,兴盛于两汉。
关于金汞齐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同类合体章第十二》:“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黄金,具化学稳定性;水银,易挥发性。水银即汞,是古代重要的炼丹原料。南朝梁代道士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水银)甚能消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鎏金铜佛像由于材质珍贵、制作不易,所以形体大多偏小而精致。
馆藏明宣德年金铜观音坐像,用失蜡法合铸,表面鎏金处理,金质纯厚。整体造形宽肩细腰、略成S形弯曲,双手一上一下,各执长茎莲花,一足结跏趺于台座上、一足下踏一茎仰莲,通体华丽优美。菩萨头戴花冠,冠上有化佛,纺锤形发髻巍峨高耸,顶嵌圆形宝珠,两条发辫分垂于双肩。两耳侧有紧缩之U字形翻卷束冠缯带,两耳各垂一大圆环耳饰。面相宽大,脸颊丰腴,眉眼较长,神态沉静,略带微笑。上身坦露搭帔帛,帔帛顺肩绕臂而出,富有立体动感。胸前及腰间配带华丽的U字形连珠璎珞,全身搭配手镯、臂钏和足钏等饰物,繁缛精美。下着薄裙贴体,小腿部衣纹密集,衣褶起伏流畅自然。
双层束腰莲花座,莲瓣圆润饱满,莲瓣头部内饰卷草纹,莲座上下边缘各饰一道连珠。台座上刻有“大明宣德年施”款识,从左至右六字阴刻年款,标示此像为明宣德宫廷制。莲座底部保留有完好封藏,中央部位刻有十字金刚杵图样,是由四个带有莲花座的金刚杵组成,代表佛智可除魔、断烦恼,象征绝对的禅定、佛性的圆满。
|
馆藏金铜观音坐像
(局部图) |
此馆藏鎏金铜造像,璀璨金光、华丽无比,具有皇家艺术气派,体现了明代“永宣宫廷造像”之鲜明特征,即永乐和宣德宫廷制之藏式佛像艺术风格,由当时隶属御用监的宫廷造像机构所出,为皇室赠礼之作。款中“施”字含有布施之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僧侣,证明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与文化交流。
生机盎然的木刻造像
从五代开始,宋、辽连年战争,为了镕铸武器,铜资源大量短缺,限制了传统金铜佛像的铸造。五代两宋开始,因为石窟式微,石雕锐减,木构寺庙兴起,木雕艺术大放异彩。木雕由于取材方便、用材质轻、具生机性、造型可塑性高,符合样式多变之造像需要,因此形成木雕造像的兴盛。木刻造像成为两宋、辽金时代最为风行的佛教艺术潮流,佛教造像的艺术性被加强,使得形象更生活化、人性化。
|
|
馆藏木造诞生佛立像
(正面图)
明(1368-1644)
木
H50×W21.5×D16cm |
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迅速,拓展了佛像艺术的创作范围。馆藏明代木造诞生佛立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佛身斑剥的历史气息,生动传神的眼神雕刻,天真无邪的纯真展现,是佛诞浴佛法会之太子佛原型。
依据《佛祖统纪.卷二》记载,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摩耶夫人见无忧树花叶茂盛,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胁出,时树下生七宝莲花,大如车轮,身堕花上自行七步,举右手作狮子吼云:“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诞生佛造像标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象征表现。事上而言,佛于圣中最为尊贵,为世间众生所尊敬;理上来说,人人本具的佛性,最尊最贵,不生不灭,亘古常在。
《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佛为救度众生,发菩提心,屡劫勤行精进,并修慧福二德……相好庄严,奇特超绝,世无可比……未得亲睹者,乃有造像之术遗于世间,作为方便第一福田。”庄严精美的各类造像,迥脱凡俗、法相庄严,虽然材质不同,但所表现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佛”。谢灵运《佛影铭》中说:“摹拟遗量,寄托青彩,岂唯形像也笃,故亦传心者极矣。”故知,佛雕之美能抚慰人们的心灵,是其他艺术品难以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