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賢造佛碑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
|
館藏楊元賢造佛碑像(碑陽圖)
隋大業四年(608)
魚卵石
H148×W46.5×D15cm |
中台山博物館館藏楊元賢造佛碑像,為立長形扁體矩形碑形制,碑頂成弧形,碑體四面各開上下龕,銘記題名鉅細靡遺地銘刻各龕供養主,以下摘要部分銘記題名,藉此介紹當時社會大眾的造像供養情況。
造像銘文之供養題名
較之石窟造像,佛教造像碑耗資較小、耗時較短,便於信眾在佛堂、寺院等供奉禮拜,因而為古時社會從官員到百姓、民間各階層信眾所普遍奉造,並在造像碑上題名以表達虔誠禮敬、供養之意。
一、碑陽銘文:記載此碑造像主吉昌縣前主簿楊元賢,於「大隋大業四年歲次戊辰朔四月一日癸卯朔一日癸卯」,合兄弟三人等眷屬,以其家族之力立碑,發願「割減家資敬造石象一區,上為皇帝 陛下,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因緣眷屬、合家大小,邊地眾生,俱登正覺。」供養題名,如「迎王主張礿為合家大小,迎象主董元欽為合家大小,扶象主路碩為亡父母見存母,大齋主吳遊為息通兒……」
二、碑陰銘文:銘刻各龕供養主,如下佛龕右柱刻「供養主劉為亡父母」、左柱刻「供養主董賓為存母」,「婦女大齋主林金妃為息□買,婦女□□□妻□為兒,侍童趙方買為亡弟象買,侍童賀□□息為亡兄,……阿難主光子仁為邊地眾生,當陽大佛主董□□為亡息,當陽大佛主李寶兒為亡母,阿難主□子範為亡妻,阿難主蘭□貴為見存母……」
三、右側銘文:供養題名,如「□善□邑義等莊嚴古像,……合村助成功德普願平安一心供養,……佛弟子上柱國相□□供□□□合家大小一心供養」。
四、左側銘文:記載當時邑義團體邑子六人等,於唐代「開元廿九年歲次辛巳閏四月辛巳朔八日」,「上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唐玄宗之尊號),下及七世先亡、見存家口,莊嚴故像一區」。
題名中有官吏眷屬、邑義團體和普通百姓。銘文中除了「大隋大業四年」、「開元廿九年」之紀年,亦可從碑陽銘文「敬造石象一區」,右側銘文「莊嚴古像」、左側銘文「莊嚴故像一區」等語意,顯見此碑歷經隋、唐供養之見證。
造像供養之信仰觀念
供養人在造像時除了題名亦銘刻願文,表達造像供養之動機、願望,更反映信仰觀念,希望以造像功德回施祈願。造像供養之祈願對象,不外乎國家君王、七世父母、現世父母、闔家大小、邊地眾生等諸有情,尤其更多為亡親追福,這是佛教回向觀念的體現;廣植福田、積累功德,也是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表現。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記載造像的功德意義,緣起於彌勒菩薩問世尊造像滅業障之事,佛一一細答,為大眾演說造像功德。佛言:「彌勒!如是之人於生死中雖復流轉,終不生在貧窮之家,亦不生於邊小國土、下劣種姓、孤獨之家,又亦不生迷戾車等,商估、販賃、屠膾等家,乃至不生卑賤伎巧、不淨種族、外道苦行、邪見等家;除因願力,並不生彼。」即造像功德能不受惡果;「是人常生轉輪聖王,有大勢力種姓之家,或生淨行婆羅門,富貴自在、無過失家。所生之處,常遇諸佛,承事供養。或得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轉輪聖王,七寶成就,千子具足,騰空而行,化四天下,盡其壽命,自在豐樂……」說明造像有種種非凡功德。
|
|
館藏楊元賢造佛碑像
(碑陰圖) |
佛龕造像之藝術特色
館藏隋代楊元賢造佛碑像,碑陽、碑陰上下各一佛龕,以主尊為中軸線作左右對稱之布局,佛龕形制、布局結構、尊像造型等,得見另一新氣勢之造像變化。
一、碑陽上龕:二飛天托塔,凌空遨翔、衣帶飄逸、自然流暢,塔剎高聳直立,流蘇花環圈繞,二倒龍直線下生、啣含花飾,紋飾繁複華麗,線條流利暢快,雕鏤技法成熟。尖拱形佛龕、西式圓柱,龕內主尊半跏思惟菩薩、旁有二弟子二脇侍菩薩。龕外二菩薩婀娜曼妙、小腹略突,彷彿見到唐代菩薩三道彎S形風格雛形;二童子神情可愛,已有刻劃性格的寫實取向。碑頂邊飾底襯枝葉,打破碑緣硬邊,既規整又富變化,把碑陽上首所有圖像巧妙地結合,構成一幅天宮淨土意象圖。
二、碑陽下龕:帷幕型龕楣、流蘇交錯,龕內主尊佛像結跏趺坐、手施無畏,旁有二弟子二菩薩,龕外二梵天王,強調人物表情、個性、動態,造形寫實講究。龕楣上方刻十人面,左右刻有供養人像並題名,右方題名「賢息道祭妻董息地德」、左方題名「賢息道遷姪弘通」。
三、碑陰上龕:藉雙樹交錯、自然成拱,樹龕下主尊菩薩善跏趺坐、旁有二脇侍菩薩,龕外二龍首刻紋、捍衛主尊,彷彿一幅彌勒菩薩龍華樹下成道之寓意圖。
四、碑陰下龕:龕型較簡,龕楣刻七人面,龕內主尊佛像雙跏趺、結禪定印,旁有二脇侍菩薩,底部刻博山爐和雙獅,龕右刻供養比丘一尊,左刻蓮花化生童子。
此碑造像,菩薩尖形高冠、姿態生動,主尊佛像渾圓飽滿,呈現隋代造像碑從北朝造像向唐朝造像之過渡樣式,亦具靜態至動態之轉折變化,藝術特色兼容並蓄典雅與古樸、精緻與粗放,有承先啟後的時代特色。
結語
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華文化的傳統藝術融合,佛教造像碑的圖像表現、造型變化、雕刻技法及宗教信仰等,顯現佛教中國化的演變軌跡,富有豐厚的華夏文化和佛教文化內涵,是珍貴的石刻史料,更是佛教藝術的真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