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千佛造像碑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館藏楊元惠造千佛碑像(碑陽圖)
東魏武定二年(544)
石灰岩
H211cm×W76cm×D29cm

  造像碑四面縱橫有序地鐫刻著一尊尊小佛像,通常約一千尊左右,趺坐禪定,整齊劃一,這種造像碑的形式,稱為「千佛碑」像。千佛圖像整體具有規律性、對稱性和連接性,千佛符號從每個小佛龕,橫豎皆成線性排列,經緯交織成千佛畫面,素樸純淨,簡潔明朗,展現一種穩定祥和的藝術氣象,如中台山博物館館藏東魏武定二年楊元惠造千佛碑像和唐千佛碑像。

楊元惠造千佛碑像

  館藏楊元惠造千佛碑像為螭首扁體矩形碑,碑額三對螭龍蟠曲成拱頂,碑額陰陽二面居中處各開一主像龕,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與願印;左右碑側亦各雕一主像龕,佛結跏趺坐;矩形碑體四周雕滿小佛龕;碑陽主龕左邊刻有「□□刺史□美同」、右邊刻「□佛比丘僧□」,碑陰主龕下方及四面小佛龕旁刻有眾多僧俗邑子等供養人名,所以此碑是邑義組織及家族集資造像的一種形式。

  碑陽主龕下有造像題記,銘文記載:「息阿曹、息阿雅、息阿顯、息阿景、息道龍、罷妻王洛姬、千像主□父楊罷,夫志道淵□□□邊所,□□□妙則□尒,可登自□曠劫□□,彼□難睹,是以□□,□□即生不動之國,□□□客,必獲菩提之果。大魏武定二年□月二日,邑主楊元惠等七七餘人,□心發願造石千像一區,□□成訖,上為國家、下及一切邊地眾生,普同斯願。大明嘉靖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重修□□□□。」

  銘文中「息」,是子息、兒女、子嗣之意。此碑在東魏武定二年建造,至明代嘉靖十四年重修。銘文中有二個重要的佛法名相,表達了供養人及其邑義團體眾等共同之信仰與悲願──「不動之國」,指阿閦佛的國土。阿閦佛,又稱「不動如來」,意為「不瞋恚」,其國土妙喜世界莊嚴非常,極其殊勝,有高大的七寶菩提樹,大地平正柔軟,所有人都行善事,不聞三惡道之名;「邊地眾生」,指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之人,死後將受生於極樂淨土之邊地,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見佛,不聞佛法,亦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因在極樂淨土之邊隅,故謂邊地,意指無法聽到佛法之處。
  楊元惠造千佛碑像
(碑陽題記圖)

  館藏唐千佛碑像(碑陽圖)
唐(618-907)石灰岩
H212.4cm×W55.5cm×D22cm


唐千佛碑像

  館藏唐千佛碑像全形似紀念碑,扁體矩形,上有雕成仿木構建築的碑頂,不見造像銘文,唯碑額刻有「上位聖神文武皇帝皇后」之題記,其周邊刻有七龕一佛二菩薩像。從唐建中二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中發現「建中聖神文武皇帝」的記載,以之作為對照推論,此碑「聖神文武」指的可能是唐德宗。

  依據《新唐書‧本紀第七》:「建中元年正月丁卯,改元。群臣上尊號曰聖神文武皇帝。……興元元年正月癸酉,大赦,改元。去『聖神文武』號。」關於唐德宗之「罪己詔」,《舊唐書‧本紀第十二》記載:「公卿百僚用加虛美,以『聖神文武』之號,被蒙暗寡昧之躬,固辭不獲,俯遂群議。昨因內省,良所瞿然。自今已後,中外書奏不得言『聖神文武』之號。」可見唐德宗於國家遭受災難時,會對自己的過失進行檢討反省。

  另外,「聖神文武」成語出自《尚書.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文,經天地;武,定禍亂。」故後人以「聖神文武」作為稱頌帝王或傑出人物之詞。

關於千佛概念

  「千佛」一詞,據《賢劫經‧卷六》千佛名號品第二十:「是賢劫中有斯千佛興現出世,度脫十方一切眾生,是千佛等各有名號皆如是像。」拘留孫佛是第一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樓至佛是最後一尊,此即「賢劫千佛」。
  唐千佛碑像
(碑額題記圖)

  千佛,有具體的名號、確定的數量,如賢劫千佛;亦彰顯佛教化無量,以及大乘佛教主張眾生皆可成佛之意涵。

  所謂「以名昭德」,如佛名經典的拜懺儀軌,透過宣唱佛名、頂禮膜拜,其間夾雜有懺悔文,佛教徒藉由佛名、懺儀、發露,以增福滅罪。《佛說佛名經.卷一》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諸佛名者,是人現世安隱遠離諸難,及消滅諸罪,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千佛造像碑,尊尊小佛像,延續千佛相繼的精神,從單一到無限的可能,既有變化又統一,平凡的極致,展現內在的力量與調和的精神。如念佛法門,念念相續,不夾雜、不間斷,得與諸佛菩薩的本願相應,造像碑透過千佛形式,無言傳遞寧靜的誦佛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