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碑是中國石刻藝術中的古老形式,本與墓葬習俗有關,後來漸演變為表旌記功的作用,碑刻成為古代文字和書法的重要載體,種類繁多,有碑石、墓誌、摩崖、塔銘、造像題記、刻帖、刻經、畫像石、石刻圖畫等,是古代金石學的重要範疇。造像碑是以雕刻佛像為主的中國古代石刻藝術,形狀像碑,結合了石刻造像和傳統碑碣形式。自佛法東傳以來,受中國傳統刊石立碑的影響,與中原的碑刻傳統相結合,於是出現了佛造像碑和造像題記。鑿龕造像是佛教造像碑的重要體現,人們在造像上鐫刻文字,常銘刻造像緣起、記年,以及造像者姓名、籍貫、官職、發願文等題記,有時也刻有供養人像,這類石碑在佛教藝術領域稱「碑像」或「像碑」。
一、畫像石遺風 造像碑上的石刻圖像技法與題材有漢畫像石遺風,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裝飾石刻壁畫,作為墓葬藝術的代表。雖然造像碑不屬於墓葬藝術,但許多造像碑實是為亡者敬造,例如館藏唐代王仁表為亡女造佛像碑,觀其銘文:「以此功德資益亡者,上為七世父母,普及六道眾生,同結樂因,俱捐苦果。」在造像碑中,家族造像佔了很大的比重,家族一起造像祈福禳災,使造像碑帶有宗廟祭祀的精神,並承載著對祖先的崇敬。 二、天宮佛國與石窟造像之縮影 北朝在動盪的時代背景下,以國力大舉營造石窟的同時,民間佛教信徒們希望藉助佛恩祈福禳禍、消災解難,希望自己和親人死後能夠進入天宮、佛國淨土,如館藏北齊道梵道輝等造觀世音菩薩像之造像題記:「願亡者託生兜率陀天,面奉彌勒,生生世世值佛聞法,龍花三會願登初首,生者見世安隱,一切眾生咸同斯願。」這或許是善男信女集資造碑像最直接與根本的原因。 通常造像碑的造像風格有同時期石窟造像風格之縮影,造像碑具可移動性、完整性、可單獨供奉之特色,原來大多供奉在佛寺或石窟寺,現多為博物館的典藏。 三、佛傳故事與千佛題材 造像碑雕刻的題材廣泛,佛、菩薩、天王、力士、比丘、伎樂飛天等均有雕造,並常雕有佛傳故事及千佛題材,如思惟太子、白馬辭行等佛傳故事,呼應釋迦垂跡。 北魏遷都洛陽後,大量吸收、融匯了中原傳統文化,內容也就愈來愈豐富。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很多菩薩都是古佛乘願再來,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造像龕內佛像的組合由單尊佛像,進而在兩側配置菩薩像,並出現千佛題材,說明大乘佛教思想在當時的演變歷程。 四、龕像組合
結語 造像碑是源自民間群眾力量所建造的佛教供奉物,有獨資亦有集資而成,造像題記上通常刻有供養人姓名,由民間佛教信徒所組成的信仰團體,稱為「邑義團體」,信仰團體的指導僧眾稱為「邑師」,平民背景的男女信眾,則自稱佛弟子、清信士、清信女。若屬邑義成員,即加冠「邑主」、「邑子」、「邑老」等名銜。供養人是造像藝術的推動者,也是佛法流傳的護持者。 在造像碑上的題記內容,往往述及造像者為國家、皇帝、父母祈福之句,大抵可為我們勾勒出這些供養人宗教信仰的內容與態度。例如館藏唐代劉大猷造阿彌陀佛坐像之銘文,說明造像功德主「上為皇帝、皇后、師僧父母、法界蒼生、七世先亡、現存眷屬敬造彌陀像一軀」。 由於供養人的一念真誠,造像立碑,為親眷修福,為亡者求度,為眾生祈求平安,以報三寶恩、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因此,佛教造像碑展現了佛教文化與中國孝道思想的圓滿結合。 |
|||||||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