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青年禪學會學生參加中台禪寺一百零一年夏季精進禪七心得

總召 傳德/第九次禪七,卻彷彿第一次用功。過去雖不算是盲修瞎練,但始終還是個門外漢;如今路頭方顯,才認識到應如何在心地法門用功。禪七期間,從起板、出寮、經行、早課乃至用齋和盥洗,自己已能不再糾纏著紛飛妄想,僅只當前一念,安住實相靈台。靜坐當中,能夠真正依止著導師 覺大和尚的開示,「妄想來,讓他來;妄想去,讓他去」,在這樣的依據和準則下,一路到底,如實修行。感恩 導師、主七和尚與常住慈悲,禪七讓我們認識自己的真生命,然而「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禪七只是個開始,未來當於心地法門腳踏實地,如是堅住正念,隨順覺性。

執行秘書 傳疇/這次禪七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感動。心靈沉澱到第五天時,終於聽到主七和尚開示何謂「本心本性」、何謂「明心見性」?我全神貫注地聆聽、領受,忽然明瞭何謂空性,原來「靈山」只在自心頭,那是真空妙有,盡虛空遍法界,能生萬法,有無盡的寶藏、無窮的智慧與福德,也就是我們的菩提心、空性、覺性,所有的山川大地、江河瀑布、星辰宇宙,都能容含、容受在這一念心中,只要一念心動起來,森羅萬象皆能產生。我們怎麼知道心性的存在?因為心性有體相用三大,是不可分割、同時存在的,所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我們的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無一不是心性的作用,那一刻,我真的能體會經中所述「深解義趣,涕淚悲泣」的感覺,因為我終於契悟到本心本性的道理,那種興奮與踏實感,難以言喻。

  「修行千劫,但求一悟」,此時此刻,我才發現原來一年來的薰修與發心,廣積福慧資糧,點點滴滴真的是功不唐捐。主七和尚開示:「悟後起修,方是真修。」更堅定我對佛法的信心,以前的我猶如門外漢,只是不停地尋尋覓覓,不然就是旁敲側擊,不能了悟整體,現在,終於「腳跟點地」,我相信接下來的路一定會是步步光明。

聯絡組組長 傳緩/在這次禪七中,發現過去實在太懈怠、太放縱自己的心念了,以至於當要收攝六根、不妄想、不昏沈時,竟然無法覺性現前!當下馬上懺悔反省,過去以為這些「沒什麼」的小問題,其實已成為根深蒂固的煩惱,無形中也在生活中起了不良作用。有了這層認知後,進而想到為何畢陵伽婆磋尊者可以在踩到毒草時就開悟,這是因為尊者時時刻刻都保持清楚明白;反觀自己,卻是妄想顛倒,執著好香的境界,沒有真正安住在這念心上。這讓我提起精進用功的心,不敢再懈怠放逸,也明白修行是要落實於日常之中,而非投機取巧。

  每次回山打禪七,總有著「安」心的效用。經過八天七夜的定心、淨心、明心,縱使沒有坐到好香,也讓這半年來所累積的塵垢化為烏有,再次充滿信心與正念。

文書組組長  傳觀/「放下」,看似輕鬆,但談何容易!記得導師 覺大和尚第一番開示,「放下」二字一連說了不下十次,要我們萬緣放下、通身放下,既來之,則安之。仔細反省,發現「放不下」的確是修行的頭號障礙,放不下財色名食睡、放不下自他人我的優劣高低、放不下構成所謂「我」的色受想行識、放不下患得患失、放不下過去現在未來的念念遷流……「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能夠放下,才真正是踏上修行之路。

  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忘記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言行舉止,乃至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心之用。曾經,妄想是我最最害怕的敵人,感恩主七和尚一次又一次的析理,妄想的本質是無明,是對本心本性不清楚、不明白,好比虛空之花與水中之月,虛妄不實;妄想的意義是沒有意義,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是對本心本性建立起正知正見,「知是空花,即無輪轉」。面對妄想,其實不必害怕,不必阻絕,不必消滅,唯一任務是守好自己的本分,努力做到如如不動、清楚明白。

  禪七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 導師開示:「心要定、要淨、要明、要空,在這個地方用功,就是種下菩提種子,生生世世,不退菩提。」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大善知識難遇,十多年來,有幸親赴中台法筵,親承法語甘露,反思人生,除了精進行道、永不退轉,我別無所求。感恩 導師慈悲指示用功的準則與方向!禪七是新的開始,就像 導師不斷提示我們的,佛法「行解並重」,作為中台的弟子,自當腳踏實地,如說修行!

聯絡組組員  傳資/比起以往,此次禪七對於心性之理更能直下承擔。這念心清楚明白,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是世界萬物運行的道理,一切如此自然、本自具足、不假外物,是絕對清楚的存在。這才知道,平日庸庸碌碌,只是一味地忙碌,徒增煩惱無明,如同《六祖壇經》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禪七當中,收攝身心,行住坐臥皆是用功的契機。幾日下來,念頭少了,心也清淨了,更加肯定這念本自具足、清楚明白的心。「起七解七有始終,不起不解性自同。」有信心之後,就此直下承擔,人生也更加踏實。

台灣大學中智社社長  傳儒/隨著禪七一天天的沉澱自心,並依照  導師與主七和尚開示的法門用功,雖然漸漸能夠保持覺性,不被妄想所動,但依舊會去攀緣外境而起種種分別,究其原因,還是心有所執,未能通身放下所致。 導師在開示中說:「禪堂就像避風港,在禪堂中可以不受種種外緣的干擾。」但就算是有如此好的因緣,我們還是要願意放下才行,否則在禪堂中仍然是煩惱、妄想。  導師亦開示大眾:「人人心中都有一座靈山,靈山當中有無窮無盡的珍寶,師父只是將靈山開示給大眾,大眾還是要自己去努力發掘,才能入寶山而得自性珍寶;此外,遇到境界要能夠『忍』,靜坐是先苦後甘,忍過了才能有所提升,也就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非常感恩  導師開示佛法精要,令我們修行之路能夠事半功倍,也警覺到修行要行解並重,即使聽聞到心地法門,不能夠就此滿足,還是要把中道實相觀落實在生活當中,才能常保自心清淨光明。雖然在這次禪七,沒有坐到一支好香,但對於心性之理已經深具信心,相信只要保持清楚明白,堅住正念、隨順覺性,最後一定能夠與清淨心相應,印證中道實相之理。

海洋大學中諦社社長  傳覺/這次禪七最重要的體會是對心性之理有更進一步地認識與肯定,我要依此真理繼續斷惡修善,落實心靈生活,相信一定能達到目標。

海洋大學中諦社  傳白/這次禪七,在學習面對與放下。當自己出現種種不好念頭或妄想時,懂得保持覺性,不再與之相應。曾聽法師開示說:「聖人可以處於好境與壞境都不為所動,因為他可以作自己的主人。」又說:「淨穢由心。」突然明白惡念也是一種妄想,似虛空花和水中月,虛幻不實,就像主七和尚所說,妄想來不理他,就會慢慢地消失。

中原大學慧智社  傳栩/藉由這次打七的體悟和  導師及主七和尚開示,讓我對覺性有更具體地認識,也發現之前的一些錯誤知見。以前認為坐一支好香就是坐在禪凳上如如不動,堅持不鬆腿、不放腿、不睜開眼睛。但這次禪七,我體悟到要時時保持這念心存在,不間斷、不夾雜,才是師父說的一支好香!   導師亦開示大眾:「悟後起修方是真修,契悟了便直下承擔,不能得少為足。」又說:「修行要時時覺察、覺照,只起善念不起惡念。要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從利他當中完成自利。」  導師的開示非常重要,因為自己的劣根性很重,有一些習氣毛病和障礙需要去克服,日後修行要秉持「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的原則,跟每個人都廣結善緣,並用真誠的心、熱情的心、開放的心生活在每一個當下。

  感恩能有因緣遇到止著導師 覺大和尚,您是令人敬仰的長者,您是我生命的導師,更是所有人的導師,您做的一切是為了每一個眾生。您的願力,您的智慧,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找到生命的皈依處,成就每一位大眾。我願永遠跟隨您的腳步,依教奉行,精勤向三寶學習。

中原大學慧智社  傳苓/打坐時,我很執著妄想出現的頻率,只要一打妄想,就開始起煩惱,在抑制妄想的同時,下一個妄想依舊出現。雖然師父總是教導我們:「妄想來讓他來,妄想去讓他去,始終讓自己保持著能知能覺的這念心。」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卻是在最後幾天才恍然大悟,原來保持能知能覺的這念心,不隨妄想起舞,才是最重要的。

  聆聽 導師與主七和尚的開示,好比入知識寶山,無窮無盡。一開始總是很擔心記不起來,卻沒發現自己的心也在這瞬間跑掉了。主七和尚開示大眾,時時刻刻都應觀照自己的這念心,於是自己在開示過程中,一心專注,就不會執著這個問題,並且印證了言行合一的道理。(和尚所說是言,我們在禪堂用功是行。)  導師總是再三強調聞、思、修的重要性,如果只是聽的多、懂的多,而不身體力行,多聞也只是枉然。同時主七和尚也表示,聽的多並不代表懂的也多,一定要自己一一印證實踐才是,這也剛好呼應了解行並重的重要性。

東吳大學淨智社 傳縝/這是我第二次打禪七,這次心比較安定,打妄想時很快就能覺察、覺照。過程中,發覺自己很容易受外境影響,有時還會起瞋心。這時,師父教我們用慈悲觀來對治,慢慢地發現這些聲音都是虛妄的,既然有生有滅,又何必去在乎這些聲響而影響自己的心呢?此外,對於護七菩薩們的護持,真的很感恩,俗話說「施比受更有福」,以後若有因緣,我一定會來護七。

東吳大學淨智社 傳駒/在每一次的解七後,總是會期待下一次的禪七。因為在禪七中,能規律的生活,能聽到  導師與主七和尚的開示,能萬緣放下,能感受到自心的清淨,是平常很難做到的。這一次,我體會到禪七有起七、解七,但這念心的清淨又何曾有起七、解七,那又何必期待下一次的禪七到來!唯有學得能在二六時中時時保任,念念安住,平常心是道,這才是  導師舉辦禪七的真正用意吧!感恩佛陀的智慧,感恩  導師的慈悲,感恩大眾的成就!


普照精舍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53號1樓
電話:(02)8663-7701
傳真:(02)2934-9541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