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心得

中台心旅
文/普泉精舍禅修班学员 传承

  自从大学参加佛学社团,至今学佛已有廿多年了,回顾这些年来的学佛历程,从开始接触佛法、研读经典、到处参访、听经闻法等种种活动,一点一滴地去探索佛法、体悟佛法、实践佛法。随着学佛日子的增加,对佛法道理的了解也与日俱增。然而,自己在贪瞠痴三毒烦恼来临时,却往往是束手无策,无法以所了解的佛法道理来有效地解决烦恼。所以,烦恼是烦恼,佛法是佛法,佛法道理懂得越多,似乎对解决烦恼却无有明显助益。

  于是在三年多前,开始深入探讨在学佛过程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一层一层深入探讨之下,发现真实修行的工夫不够真切。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有多少时间是拿来用功修行的?假若早晚各有一小时定课作为修行,或念佛、或诵经、或持咒、或礼佛、或打坐;在定课完之后,面对工作、生活种种问题来临,又该如何修行?如何把心安住?如此,修行是修行,生活工作是生活工作。修行与生活工作无法两面俱到,更何况工作一忙时,早已把修行抛诸脑后,这真是自己学佛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一天廿四小时中,只有两小时在修行,剩下廿二小时是无法修行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心是散乱不定的(茫然不知心为何物);然而在定课之中,心又能收摄多少──经常也是散乱的──往往在诵经之中,口在念经,心中却早已妄想丛生。如此,又如何能让自己在修行路上进步?试想,一般人在创造一番成功的事业或学业时,不就是念兹在兹,夜以继日,焚膏继晷,专心一致,终至有成。修行要能够进步,不正也需要有坚定的修行决心与念兹在兹的精神?

  六祖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若是真懂得佛法,修行与入世的生活工作应该是圆满无碍才对。于是,我开始重新探索、追求,在生活工作中也能够修行的佛法。如此,在有限的早晚定课时间,固然可在静中安住身心而修行;而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动当中,若同时也能安住身心,那修行必有长足的进步。

  前年,天祥宝塔禅寺所举办的清明法会中,第一次亲自聆听 觉大和尚三天的开示,初尝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顿悟法门。在法会开示中,经常听到大和尚提起--“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深觉此中必大有学问,便立即于法会中皈依,以便日后依止善知识修行学佛,并迫不及待地立刻报名暑期禅七,以期深入了解大和尚的禅宗心法。在禅七期间,大和尚老婆心切地谆谆教诲与深入浅出地开示禅法,使我茅塞顿开,心中以往诸多疑惑,顿然消失,而过去所学的零散佛法知见,似乎可以以“心性”为中心,而将之贯穿起来。

  大和尚开示的法门,是数息、观息、中道实相观。初初数息时,心中妄想纷飞,此时大和尚要我们“所念之数清清楚楚,能念之心明明白白”,并且所念之数要“不间断、不夹杂”,心始终靠在数目上,数一至十。如是终而复始,一发现数字不见了,立即将它抓回来。慢慢时间久了,工夫纯熟了,心念就可以靠在数字上,妄念渐渐可以掌握,心也就渐渐定下来了。在这期间,大和尚开示了“觉察、觉照、觉悟”与“定心、净心、明心”的道理,来验证我们的工夫是否正确;要我们始终保持一个警觉之心,来观察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念头,当数字一跑掉,即表示我们的妄念不知不觉地跑进来了,心已经不清楚明白了。当自己又警觉地察觉到妄念起来时,立刻一照,把心拉回来,妄念即消失,又回到数息方法来用功,继续保持心念的清楚明白。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如此用功、如是反覆不断练习,慢慢心就会定下来、净下来,就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起心动念、明白地知道自己心的运用。此时,发觉到这个能觉察、能觉照的心是每个人都有,却又是被大家所忽视,甚而否认的。这时才了解到,以前始终是错用心,将心住于尘境,逐境生心,心随境转,生生灭灭,轮转不已。如此,便觉悟到每个人都有此本具的能觉之心--又称之为“觉性”。若能时时刻刻保持觉性的存在,而不随境转,心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即明心。大和尚常开示,修行就是要“以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

  大和尚为确保我们体会是否正确,又特别提出永嘉大师〈四料简〉:“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来检验自己的修行。“惺惺”表示心的清楚明白;“寂寂”表示心中没有妄念、一念不生、寂然不动。所以我们修行要时时刻刻保持清楚明白且寂然不动的心,亦即觉性的存在。大和尚常讲的一句法语:“在静中养成,在动中磨练”,确实是修行上的工夫。在静坐中,身心收摄,很容易让心静下来;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外面种种境界,又如何来安住这念心?《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的时候,若没有修行,会很自然地、不自觉地生起种种贪爱、厌恶等分别的心,因而引发种种烦恼。此时,不要住境生心,若住境而生种种爱恶之心,心即随境而转,若能保持觉性不动,即是心不随境转。此是修行工夫的问题,需于日用闲忙中磨练,故《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也是大和尚常开示我们的--要“安住大乘心”、要“坚住正念,任心自在,忍心不动,处处作主。”要我们处处提起觉性正念,心不随境转,即是处处作主,如此才能转识成智。大和尚更是积极的鼓励我们修行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我们过去无始劫来,贪瞠痴三毒炽盛,养成种种恶习,我们应当提起目前尚未纯熟的觉性正念,来照破过去所熟悉的三毒恶习,使正念日渐成熟,而三毒妄念日渐生疏。

  修行是长远的事情,了解修行的道理只是一个起步而已。若不了解修行的道理,那可能就走远路,甚或走错路。故《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大和尚经常讲,修行要“站得住,站得长”;“站得住”表示明白了修行的道理、心性的道理。但是若不努力修行,将心中的种种三毒垢染加以洗净,使心地一片光明,则终究无法摆脱三毒烦恼的束缚。所以还要“站得久”,坚定自己的信心,努力修行,终至“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止。

  六祖大师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在未接触大和尚的禅法以前,心始终是在外境打转,向外攀缘,流浪生死。在接触了大和尚的禅法以后,才逐渐明白心性的道理,知道如何收摄身心而不随境流转,了解心地法门就是在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的真实法门。此时才体悟到,过去的心是“背觉合尘”的,现在要修行,心就应该要“背尘合觉”。也了解到大和尚所开示的“心性本具,人皆可顿,当下即是,个个成佛”的道理。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的肉身生命,使我们可以借之修行学佛;更感谢大和尚开启了我们的法身慧命,使我们知道如何才是正确的修行之路。最后,愿以大和尚经常为我们所祝愿的话--“发菩提心,永不退转;发长远心,永不退转。”与大众共勉。






普泉精舍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9号
电话:(02)2592-2908
传真:(02)2592-2693
直达捷运站:圆山站、民权西路站
公车:大同国小站、民族承德路口站
   (21、26、266、280、290、304、306、616、618、636、639、756、811、1209)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