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佛威儀、具佛戒律、得佛受用。
戒法,是修行者的護身符。
攝心為戒,於念念中
築起巍峨的禪定心城。
《四十二章經》中,佛告比丘:「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佛入滅之際,也慈悲叮囑弟子「以戒為師」。行者立身處世,依戒而行,時刻提起覺性,不僅道業成就;因戒而生諸善法,人生更能圓滿無礙,處處自在。
遵循佛陀教誡與中台禪寺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之教導,普覺精舍訂定每月的第一個週六為誦戒之日,並為不同因緣的在家菩薩戒弟子,開設日間與夜間兩個不同時段,讓大眾家庭與道業皆能兼顧。每月一次的誦戒與聽戒人數,日間約百餘位,夜間則近兩百位。男、女眾居士著海青縵衣、自備戒本,分別在不同樓層用功。
開始前,大眾法師總是不厭其煩地以分解動作,教導居士穿海青、搭縵衣之法;也不斷提示大眾要恭敬這件「解脫服」,由注意細行、保持威儀,到頂戴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
穿搭衣畢,走入壇場,入口處「智珠圓明照性海,法雨普潤淨塵心」,如同進入了以戒為郭的禪定心城;佛龕兩側懸掛的「發菩提心」、「持清淨戒」,是開山祖師法語──修行最重要的兩件事。四周卷軸布置,恭錄經典偈誦,讓大眾肅然堅住正念。
誦戒的第一支香,大眾恭誦懺悔偈,以深心懇切發露懺悔,後不復造。在爐香讚後,由主誦居士領誦《在家菩薩戒》,從中自省身口意業是否有所犯失,懺悔業障、斷惡修善,恆住一切淨戒功德。
誦戒後是分組討論時間,各組透過思惟戒法內容及其根本精神,分享持戒的好處、對修行道業的幫助;乃至提供親身案例,如何面對各種境界考驗。對於戒律在現今生活上運用的不明之處,也開放填寫提問單。
第二支香,住持法師慈悲開示《在家菩薩戒》的六重二十八輕戒。令學員明白戒文內容,了解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持戒的粗細層次、積極與消極面,成為生活中依循的準則。期許大眾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擾一切諸有情。先以善捨惡,後以捨捨善,漸次提升,與道相應。
受戒容易守戒難,講戒後,針對提問,住持法師一一釋疑,令大眾如法行持。學員也上台法布施,分享受戒心得與感動、對三師和尚與戒常住的感恩,以及如何更圓滿地將戒法落實在生活中。大家有著共同的體悟:掌握受戒因緣!更彼此共勉,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回向時,大眾齊誦「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發起願心堅持淨戒,從執身到次第執心,最後身心自在通達,無入而不自得。
誦戒,常懷菩薩誓願,反覆薰修正知見,提醒自己持身無犯;進一步在心上持戒用功,由聞、思、修入三摩地。在每個堅持戒行的當下,便是一分覺悟與定慧。讓戒法成為到達彼岸的舟筏,更自度度他,盡未來際,廣修萬行,饒益有情!
|
|
第一支香恭誦在家菩薩戒,大眾於禪堂排班。 |
五樓禪堂內,誦戒前禮請主誦入壇。 |
|
|
大禪堂唱誦懺悔偈,懺悔過去,悔改未來。 |
〈爐香讚〉以歡喜心表達敬意、歌詠佛德。 |
|
|
大禪堂誦戒,時時刻刻向內返照,斷惡修善。 |
禪堂誦戒,時時刻刻向內返照,斷惡修善。 |
|
|
五樓誦戒情形。 |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改過、向善、檢討、觀空。 |
|
|
女眾誦戒,唱誦爐香讚,以心香遙請諸佛菩薩。 |
女眾誦戒,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 |
|
|
女眾誦戒,依戒而生諸善法,增益修行。 |
依據講戒進度,有不同題目引發組員發言。 |
|
|
分組討論時間,學員透過分享思惟戒法內容。 |
小組時間,參看釋義,討論戒法的根本精神。 |
|
|
「有沒有人有問題?」歡迎填寫提問單。 |
大眾合掌,恭迎住持法師陞座講戒。 |
|
|
住持法師慈悲開示六重二十八輕戒的開遮持犯。 |
住持法師勉勵大眾先以善捨惡,後以捨捨善,漸次提升。 |
|
|
各樓層聽戒圖(六樓)。 |
各樓層聽戒圖(五樓)。 |
|
|
日間班聽戒1。 |
日間班聽戒2。 |
|
|
住持法師介紹菩薩戒班學員長並與團隊合影。。 |
期許學員長團隊推動更多人加入菩薩的行列。 |
|
|
學員上台法布施,分享持戒的心得與好處。 |
講戒畢,大眾回向,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 |
|
|
誦戒布場,「發菩提心、持清淨戒」是開山祖師提示大眾,修行最重要的兩件事。 |
壇場的四周布置卷軸,恭錄經典偈誦,讓大眾肅然堅住正念。 |
|